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0月19日 > 总第462期 > A1 > 新闻内容
关注粮食安全宣传周
端牢中国饭碗 共筑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民以食为天。

今年的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

每年的这一天,是世界各国政府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旨在唤起全世界人们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国的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的宣传周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 共筑全球粮安”。

记者了解到,10月12日,各地以“端牢中国饭碗 共筑全球粮安”为主题的2020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

宣传周活动深入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安全重要战略部署;展示世界粮食日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国内外粮食领域相关活动情况等。同时,各地还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公众走进粮食安全”系列宣教活动;组织专业力量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普及讲解粮食安全知识。

另外,今年的粮食宣传周还在已有的12个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272个省级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的基础上,确定了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67家单位为第二批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

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粮食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压舱石,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更是头等大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需要绷紧,不能有丝毫松懈。

近年来,我国通过深入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粮食生产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推动了百姓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在克服疫情影响、战胜洪涝灾害,还过了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关”的情况下,粮食生产依然获得了丰收。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全年粮食生产看,今年前两季的夏粮和早稻已实现丰收,分别比上年增产24.2亿斤、20.6亿斤,夏粮产量创出历史新高,秋粮形势也比较明朗,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

多灾之年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多方力量同向发力的结果。

今年4月1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包括“保粮食能源安全”在内的“六保”要求,作为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5月23日,中央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并对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考核,加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等提出明确要求。

这为做好当前及今后的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统揽粮食安全保障各环节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思路指引。

政策方面,中央加大扶持粮食生产的力度,提高早稻和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统筹整合资金40多亿元,支持早稻主产区恢复双季稻生产,保持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规模稳定,有力调动了各地方部门重农抓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同时,今年的稳定粮食生产工作及早部署安排,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分区分级恢复春耕生产秩序,牢牢抓住了春耕备耕、三夏生产、秋管秋收等关键农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紧要的时候,也是春耕备耕的大忙时节。各地群众积极响应号召,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做到了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不误。

针对今年农业灾害偏重发生的情况,农业农村部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及时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群众损失。

面对南方洪涝,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当地农民抢收早稻、抢时晾晒,抢排积水、抢插晚稻,及时改种补种。

这些,都为今年的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现阶段,农业生产还是不少农民尤其是主产区和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韩长赋表示,“今年的粮食和农业丰收,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提升了全面小康成色。”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今年秋收时节,全国将有200万台联合收割机投入秋收作业,减少收获环节粮食损失,一定把丰收的粮食拿到手,实现颗粒归仓,确保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粮食安天下安、粮价稳百价稳,粮食问题无小事。

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金融助力粮食安全的角色不可或缺。

我国金融领域正努力致力于国家粮食安全。各相关涉农金融机构聚焦粮食安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稳健的金融支持。

农发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职能,始终将支持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收购、储备、调控和调销,保障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最主要的职能,坚持并不断完善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切实增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农发行及时足额提供政策性储备调控资金,推动建立和完善中央及地方分级储备调控机制,增强中央政府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和地方政府区域粮食调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健全有效。

在发挥粮食收购信贷主导银行作用方面,农发行为保收购、促生产、稳物价打下坚实基础。该行支持开户企业收购粮食数量约占国内全部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在粮食主产区积极支持粮食收购,确保种粮农民粮食卖得出。

同时,为避免粮食价格大起大落、“谷贱伤农”,农发行确保收购资金供应,有效解决丰年粮价波动问题,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坚持政策性收购贷款封闭运行管理,在确保国家粮食购销价格政策实施的同时,通过合理把握贷款发放节奏,稳定市场化收购价格,保障粮食市场平稳。

“农发行正全面部署秋粮收购信贷工作,计划安排1600亿元信贷资金用于秋粮收购,全力保障收购资金足额供应,确保做到‘钱等粮’。”农发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是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也积极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农业银行为加快推进粮食安全金融服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聚焦国家粮食安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工作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

围绕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服务重点上,农业银行大力支持“两区”范围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种子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积极支持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粮食现代流通体系以及仓储设施建设。

结合支持疫情防控、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等情况,农业银行推动全行加大粮食安全领域贷款投放力度。同时,在产品创新上,针对涉粮客户差异化金融需求,积极满足粮食企业贷款需求。围绕粮食产业联合体、龙头企业产业链,提供线上线下综合金融服务。

保险业也不例外。

为助力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在推动农业保险转型升级、保障农户种粮积极性方面不断探索。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在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保险业肩负粮食安全重任。比如,中华财险河南分公司陆续推出了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保险+期货”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助力构建完善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孙金霞、郑源源对本文均有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