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0月19日 > 总第462期 > A1 > 新闻内容
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背后的金融支撑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郝飞

【农村金融时报】

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之一。

在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表示,截至6月底,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全面完成。

全国有118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原住房基本安全,占比50.6%;有115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集体公租房等多种形式保障了住房安全,占比49.4%。核验表明,全国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从近些年的实践上看,无论是农村危房改造,还是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集体公租房都离不开银行业的支持。

农信系统成支持农村危房改造重要力量

农村危房改造可以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是国家实施的民生工程之一。

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房屋要是危房;二是人员是农村贫困户特定人群。

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的用于支持地方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危房翻建、新建和修缮加固等支出,以及农村危房改造建筑节能示范户节能建筑材料购置、节能技术使用、取暖方式改进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支出。

以海南省为例 :D级危房拆除重建,按不超过1200元/平米进行补助,每户最高不超过6万元。C级危房拆除重建,按不超过1200元/平米进行补助,每户不超过3.5万元。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全靠财政补贴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贫困户进行必要的投入。

而现实中农村贫困人口普遍缺少危房改造的资金,银行信贷成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危房改造资金的一种途径。

近年来,部分省市的做法是对有需求并具备偿还能力的贫困户给予每户几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的贴息贷款补助。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农商银行长期扎根农村一线,无论是灵活化推出信贷产品还是对客户的熟悉程度都优于其他金融机构,因此,各地农商银行在危房改造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联储证券研究员左景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多地农信系统机构下沉到村镇,长期深耕农村市场,相比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更易于了解贫困户不同的致贫原因、相关住房等情况,也就比较容易进行业务对接和风险控制。因此,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农信系统适合作为信贷授信方,或者信评机构,对贫困户进行筛选,因户施策,既有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贷款的覆盖面和授信额度,也有利于银行降低操作成本。

以山东乐陵农商银行为例,该行主动与乡镇党委政府对接,依据省联社有关规章制度,借鉴按揭贷款管理办法,推出农民住房贷款专属信贷产品,主要用于建设、购买居住用房所需的人民币贷款,主要包括自建房贷款(含危房改造贷款、新农村社区建设贷款)、村民公寓贷款和二手房贷款,可采取抵押、质押和保证担保方式,贷款额度不超总房款的60%,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可采用等额本息、等额本金两种还款方式,也可采用定期结息、任意还本偿还法,还款方式灵活,同时实行贷款利率优惠,真正让利于民。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已累计发放农民住房贷款1500万元,计划年内再投放4000万元。

左景冉认为,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之一,直接关系着脱贫攻坚的质量。农信系统在贫困户住房安置方面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政策性银行发挥优势

除了农村的危房改造外,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集体公租房等形式在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实中这两种形式普遍需要更长的建设周期,对资金的需求量也非常大,这个时候更需要银行业及时出手。

自2015年6月以来,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农发行把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服务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重中之重,创新信贷产品、优化金融服务,保障资金供应。

截至8月末,累计投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3123亿元,惠及建档立卡搬迁人口524万人,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投放、余额、同业占比“三个第一”,确立了易地扶贫搬迁的主力银行地位。

农发行每年对22个有搬迁任务的省份每个分行下达具体的目标任务,制定专项的行动计划。对搬迁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特大型集中安置区,贷款投放覆盖比例不低于80%,力争实现全覆盖。对于搬迁贫困人口超过800人的大中型集中安置区的贷款投放覆盖比例不低于50%。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22个省级分行全部实现贷款投放,单独设置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考核指标,纳入全年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大考核力度。

在制定专项政策方面,农发行强化政策支撑,优化办贷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办贷优先、规模倾斜、利率优惠、期限延长,根据资金来源及其相应的成本,按照保本经营、保本微利原则,执行优惠利率,流动资金贷款期限1-3年,固定资产贷款期限可达15年,围绕支持安置区的教育、卫生、健康等三保障类的支撑贷款最长可以达到20年,对优质企业及采取风险补偿基金模式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可以发放信用贷款,提高不良贷款风险的容忍度。

左景冉认为,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一般按照一年建设、两年搬迁、三年稳定的目标执行。在长达6年左右的政策执行周期中,单靠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很难做到扶贫的持续性。而农村集体公租房项目资金回收周期较长,难以吸引市场资金。

为此,政策性银行应不断拓宽贫困地区的融资渠道,创新易地扶贫搬迁专项金融债,推动扶贫票据、产业扶贫资产支持票据等融资产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为易地扶贫搬迁、公租房建设筹集信贷资金,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贫困地区和扶贫项目,最终为贫困地区从根源上脱贫引入活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