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再晨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民营小微企业遭遇阶段性困难,银行业机构通过增加有效资金供给、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重点支持企业资金链畅通。
目前,全国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超过2/3,这一比例居世界前列。
在日前召开的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浙商银行行长徐仁艳,浙江泰隆银行行长王官明介绍了各行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创新综合服务模式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改善,不仅因为银行服务理念转变,更关键的是银行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幅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
疫情改变了银行的服务模式,也催生了一系列信贷技术方面的创新。今年,各家银行利用金融创新,探索特色化、差异化的服务模式,促进自身创新转型发展。
徐仁艳介绍,浙商银行创新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从企业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着手,将企业的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债权和物权转化为电子金融工具。企业通过转让金融工具进行融资、采购付款,盘活沉淀资源,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浙商银行还创新了池化融资、易企银、应收款链等平台化服务模式,帮助企业盘活沉淀资产,增强流动性,减少外部负债,节约利息支出,实现“降杠杆、降成本、增效益”。
截至今年6月末,浙商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到6200多亿元,较年初增长10.4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63.54%。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800多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6.71%,这一占比连续多年位列全国性银行首位。
对比之下,郑万春介绍,民生银行针对战略民企,全面落地“五位一体”团队与“1+3”作业模式,积极支持战略民企的新增融资需求和防疫抗疫重点项目。
针对生态民企,民生银行加强供应链企业开复工的信贷投放;推广保理、保函、供应链融资等链上服务。针对中小民企,该行通过在线办理、利率优惠、手续费减免、嫁接资本资源等举措,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民生银行小微贷款的续贷率保持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像深圳等多家分行小微客户的续贷率超过60%。”郑万春介绍,今年1-8月,民生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3654.6亿元,同比增加398.6 亿元、增幅12.24%;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305.9亿元,比年初增长263.6亿元、同比增长363.4亿元,占全行贷款比重为11.58%。
这一方面,王官明介绍,泰隆银行将目标客户锁定在“信贷需求强烈但得不到很好满足”的小微客户上,持续推动机构和服务“双下沉”。截至目前,该行服务1.32万个子社区,辖内乡镇/街道总覆盖率达85%,90%以上的新增贷款来源于子社区。
疫情发生以来,泰隆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制定专门办法,推广专属产品,主动联系小微企业,做好服务对接,联系覆盖面达到100%。
截至8月末,泰隆银行共向1.91万户普惠小微企业,发放符合政策的信用贷款134亿元,占同期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发放额的26.3%。
加大不良资产出清力度
今年,中小微企业经营受到影响,银行不良资产率有所抬头。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银行业境内不良贷款余额3.7万亿元,较今年年初增加5041亿元;不良率2.14%,较今年年初上升0.11个百分点。
本次发布会上,三位行长均表示,企业确实面临着经营方面的困难与风险,但只是临时性的,也是可控的。银行应积极采取举措,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寻求银企共赢。
徐仁艳与郑万春均提到,要加大不良资产的出清。据悉,浙商银行正进一步加大力度核销不良资产。“一方面有利于银行自身的稳定经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跟银行之间的合作更加稳定。”徐仁艳表示。
民生银行聚焦内部协同作业,创新建立风险与业务板块的联动作业模式。加强风险板块与公司板块的并行作业管理,进一步扩大并联作业范围;建立风险板块与公司板块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决策效率。该行还依托大数据分析及全方位风控体系搭建,消除和减少风险隐患。
王官明介绍,8月末,泰隆银行不良贷款率1.23%,比年初上升了0.1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比率为1.47%,比年初降低0.01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不良贷款的比例为89.55%,分类的标准高于监管要求。
他表示,泰隆银行将逐步把逾期60天以上的贷款调入不良,并提前计提风险拨备。8月末,该行贷款拨备率为2.53%,拨备覆盖率为2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