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冯世波 刘汉功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山东东明农商银行紧扣辖区实际,全力抓好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工作。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余额63.2亿元,占各项贷款的80%以上;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8188万元,帮扶和带动1768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为确保金融扶贫有效开展,东明农商银行成立了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主动对接辖区政府,与县扶贫办、财政局签订了《东明县扶贫小额信贷合作协议》,进一步明确了考核导向和任务目标,将金融扶贫工作完成情况与职务、薪酬、评先挂钩。同时,该行完善客户经理尽职免责制度,打消“惧贷惜贷”心理,加快扶贫贷款的投放进度。此外,该行班子成员及各部室定期下乡调研,掌握一线情况,确保扶贫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东明农商银行制定了专门的扶贫贷款管理办法,下放扶贫贷款审批权限,缩短贷款流程,5万元以内的小额贷款在支行权限内自主发放,设立扶贫信贷专柜,优先办理扶贫贷款,将整个贷款流程控制在3天办结。同时,该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执行基准利率,对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上浮30%,降低扶贫贷款资金使用成本,提升金融支农惠农质效。
该行围绕带动扶贫的经营主体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特点和融资需求,以“家庭银行”为依托,相继推出“致富贷”“创业贷”“芝麻家庭贷”“小白家庭贷”等一系列扶贫信贷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融资需求,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同时,该行根据各乡镇的重点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对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支持力度,着力支持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为支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该行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机关部室、各支行干部组成“移动金融服务队”,深入33个村庄、16个金融服务点,为滩区居民搬迁脱贫做好金融服务工作。截至目前,累计为10万户滩区困难群众提供金融服务,共收储存款近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