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李姣
【农村金融时报】
通海县是云南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西南地区蔬菜集散地,也是全国“南菜北运”“西菜东运”的“国际港”,被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蔬菜年销量保持200万吨左右。
近年来,通海农商银行聚焦蔬菜、花卉优势特色产业,助力通海县全力打造“一县一业”。截至8月末,该行累计发放惠农卡1.77万张、授信金额17.5亿元,发放涉农惠商卡271张、授信金额1.92亿,累计发放高原特色农业贷款9.8亿元,为通海县种植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舞动”龙头带富农户
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海高原”)是集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现有5个冷链物流中心,库容共5万立方米,原料基地1.3万亩,年可加工、销售各类产品10万余吨,出口量占公司总业务量的80%。
疫情发生后,公司需要重新调整结构,扩大国内市场份额。通海农商银行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为该公司新增1000万元的授信,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带动农户增收。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通海高原一头连接广阔市场,一头连接广大农户。菜农与公司签约,定期提供蔬菜,实现了销售不用愁,收购有保障。截至目前,公司已带动1.7万余农户共同发展致富,户均增收1.5万元。
通海县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23户,市级龙头企业13户,冷库89座,库房494间。2019年全县蔬菜累计播种面积34.97万亩,总产量138.28万吨,产值达21.02亿元。
今年以来,通海农商银行继续加大高原特色农业(蔬菜种植、花卉等)的信贷投入,将新增贷款的70%以上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着力推进打造“一县一业”,保障农产品供给。截至8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34.7亿元。
助力绿色产业链发展
近年来,通海农商银行不断优化信贷结构、调整信贷投向、做实“三农”服务,推动了县域第一产业提档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据了解,通海蔬菜市场日趋成熟,目前已探索出以蔬菜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链,形成了产业聚集、产业上下游配套发展的模式。
云南福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专业技术对废弃蔬菜茎叶进行资源化利用处理,实现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的循环利用,推动通海县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通海农商银行审时度势,总行领导带队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经营现状,现场为企业问诊把脉,共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针对疫情期间企业原材料短缺、应收账款回收资金压力较大、库存高企等困难,向该企业授信800万元,用于购进原材料,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助推该行业循环可持续发展。截至8月末,通海农商银行发放有机肥等生态能源生产加工扶持贷款7笔、金额2125万元。
保障重点农产品有效供给
疫情发生后,通海县蔬菜的种植和销售面临困境,通海农商银行组织各辖区客户经理深入田间地头问需求、出策略、鼓士气,助力农户渡难关。同时,该行开辟“绿色通道”,做好对重点企业、小微客户的金融服务,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通海县对外日均供菜量超过3000吨,背后离不开强大的市场物流支撑,通海货物运输也因此不断发展壮大。通海农商银行建立运输行业客户台账,及时掌握运输行情,对符合信贷政策的客户给予信贷授信和资金发放,助力打通运输“大动脉”,畅通蔬菜销路。
截至8月末,该行累计为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589户发放贷款1478笔、金额86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