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9月28日 > 总第461期 > A7 > 新闻内容
特殊时期下“丰粮”背后的“英雄”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孙金霞

【农村金融时报】

麦收风光 贾相杰 摄

当前正是秋粮收获的季节,祖国大地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大丰收。

这几天,黑龙江孙吴县沿江乡哈屯现代玉米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跃龙心里美滋滋的。“10月下旬,我们合作社的玉米就要开始收获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王跃龙对记者说。

王跃龙是黑河市孙吴县沿江乡哈达彦村土生土长的农民。2012年2月,他带领5名村民组建哈屯玉米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越做越好,今年种植的1万亩玉米有望喜获丰收。

谈起今年的丰收,王跃龙连连感叹不容易。突如其来的疫情、东北地区夏伏旱等,都给粮食和农业生产带来挑战。

这就不能不提金融行业对我国粮食丰收的支持。尤其是今年,“特殊时期”中的金融行业更是“丰粮”背后的“英雄”。广大金融工作者,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误农时抓生产,坚持抗灾夺丰收,在丰收的路上深耕细作,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制度改革激活市场活力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的背后离不开国家对粮食收储制度的制定与改革。

谈及玉米收储改革的成效,王跃龙有自己的亲身体会,2016年,国家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东北三省实行“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的新机制。“这对整个粮食市场是非常有利的,市场需要哪种粮食品类,价格就会提高,我们会根据轮作来调整种植结构。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一年,玉米价格下降至0.54元/市斤,这几年,玉米价格基本保持在0.7元/市斤,已经稳定了,这说明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已初见实效。” 王跃龙说。

一直研究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丁声俊表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农业、玉米资源决定性作用的重大措施,也是推进农业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步骤。

他分析,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施后激励了市场主体,进而推动了购销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记者梳理发现,从2014年至今,我国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已经走过6个年头。

2014年,国家取消大豆、棉花临储政策,为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探路。

2015年,取消油菜籽临储政策,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实行玉米临储政策,不再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调低玉米临储价格,为市场调节留出合理空间。

2016年,国家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在东北三省实行“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的新机制,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玉米收储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18年,国家继续保留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下调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从政策性收储为主向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

今年,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是1.12元/斤,与去年的最低收购价持平。

“今年和去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比2018年每斤下调3分,是充分考虑小麦生产成本等情况,统筹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做出的安排,在保持农民种粮收益预期基本稳定的同时,希望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粮食供给结构优化。”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夏粮收购进展顺利,已近尾声,秋粮收购加快腾仓备库。

9月1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示,今年,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四省先后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江西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数据显示,从6月份至8月底,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926万吨、早籼稻累计收购472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分别为615万吨、40.5万吨。

金融创新支农显担当

粮食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的头等大事。今年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据农业农村部消息,目前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高位增产,预计平均亩产提高近2公斤,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000亿斤的水平上。

今年遭遇疫情、南方洪涝、东北干旱和台风、重大病虫等严重灾害,在这种逆境下,为什么粮食能取得丰收?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从信贷支持备春耕时的种子、化肥和农药,到粮食收割后的粮食收购资金投放,处处体现出金融机构的担当。

助力夏粮收购一直是金融机构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今年夏粮收购时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确保夏粮收购顺利进行,提前做好了各项部署,截至2020年6月17日,农发行已累计发放各类粮油收购贷款246.76亿元,同比增长9.61%;支持企业收购粮油310.98亿斤,同比增长56.65%,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在秋粮收购来临之前,为再次保障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目前农发行已经备足了1600亿元信贷资金, 全力以赴支持秋粮收购工作。

其他大型国有银行也一直深耕农村金融领域,为粮食丰产增收加油助力。比如,今年1月底,中国农业银行与农业农村部、中国种子协会联合出台了《种业行业信贷政策》,加大对种子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除了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国有银行之外,农信系统更是不能忽视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在春耕生产关键时节,在各农商行的支持下,一笔笔及时到位的信贷资金为春耕生产播洒了“及时雨”。

今年2月底,由于疫情影响,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西里仁村党支部书记崔秀池在家里急得团团转。原来,今年崔秀池承包了80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土地需要施肥3吨多,眼看正是春耕时节,买化肥的钱还没着落。

正当崔秀池一筹莫展时,山东齐河农商银行上门服务,对接资金需求,加急为他办理了贷款手续,次日便发放了5万元的“农资化肥贷”。崔秀池表示,有了钱,今年的收成才有了盼头。

其他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创新涉农信贷产品,支持国家战略,守护粮食安全。

姜云峰是黑龙江绥化市北林区永香家庭农场法人代表。2017年12月,他成立了家庭农场,主要种植谷物和蔬菜等。因农业特性,他每年在春耕、农忙季节都需要投入一大笔资金。

今年更是如此,姜云峰想继续扩大耕种面积,添置新的农机具,但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希望通过银行融资解决问题。

哈尔滨银行绥化分行营业部主动与姜云峰取得联系,经过入户调查后,认为姜云峰符合准入基本条件,同意为其授信。2020年3月,哈尔滨银行绥化分行为他发放了45万元“彩虹贷”农户贷款,贷款期限为36个月,可以随借随还,循环使用,有效地满足他的融资需求。

“为了更好地支持种植大户,今年哈尔滨银行还成立了‘惠农大户俱乐部’。除了满足农户资金需求,我们还在农户备春耕选种、化肥农药、农机具购买使用时,定期开展农业专家技能讲座,为农户提供了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服务。”哈尔滨银行绥化分行负责人表示。

试点创新项目见成效

2019年,为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金融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农业农村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通过在局部地区开展先导性、创新性试验,总结可复制、易推广、贴近农民需求的金融支农模式,为研究出台具有区域性、全国性的重大支农政策建立储备,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玉米主产区之一的吉林省,2019年,吉林通榆县天利太村的玉米遭受了旱灾,造成玉米减产损失,涉及全村普通农户387户及38个贫困户,中国太保产险吉林省分公司及时查勘,科学定损,给付赔款51.69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民及贫困户恢复生产和生活问题,对助力吉林通榆县天利太村精准扶贫做出了积极贡献。

该村玉米能减少损失,得益于中国太保产险吉林省分公司的“新技术在农产品收入保险领域一站式应用”创新试点项目。该项目是在2019年,中国太保产险吉林省分公司在农业农村部与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下申报并成功落地。

据了解,该项目保险标的为农业新型主体种植的玉米,采用“保险+期货”收入保险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保险责任为玉米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导致的产量降低,玉米市场价格下降,或者两者同时发生,保险人将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数据显示,2019年,该项目涉及三个合作社,种植面积1876公顷,申请项目资金97万元,全部用于保费补贴,保费收入131.1万元,提供风险保障1968.6万元,是申请资金的20.3倍,发生赔款51.69万元。

当前耕地地力下降影响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中国太保产险创新金融产品助力解决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

去年,中国太保产险广东分公司在广东农垦和梅州大埔县开展耕地地力指数保险试点,并获得农业农村部的认可,被纳入“农业农村部2019年金融支农创新试点”,还得到农业农村部专项资金支持。

耕地地力指数保险是金融工具在耕地保护领域的创新应用,农民易于理解,能有效调动农户积极性,可复制可推广,是现行耕地保护补贴制度的有效补充,将成为提升耕地地力、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金融支农新模式。

广东湛江农垦金星农场相关负责人介绍,由农场向中国太保产险投保,保障耕地地力提升,农场承担保险费用的20%,其余保费由农业农村部进行补贴。投保后,农场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耕地地力提升工作,如果地力有提升,不仅能实现粮食增产增收,还能获得每亩地最高900元的保险赔款。

据了解,湛江农垦金星农场的耕地地力指数保险是由中国太保产险湛江中支为农场“量身定制”的方案。2019年12月签约,为该农场11个生产队共0.152万公顷土壤改良提供2000余万元风险保障。根据保险合同,该试点选取耕地地力提升所发生的费用作为保险标的。在保险期间内,由第三方专业土壤检测机构对投保耕地的有机质含量和pH值两项指标进行检测,若检测指标达到合同约定的提升等级,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给付地力提升费用。

在保障粮食与大宗农作物生产方面,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项目起到了积极作用,吉林、广东、安徽等多家金融机构创设新产品,为增加农业生产保险保障、拓宽资金渠道添砖加瓦。

本报记者郑源源、黄力辉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