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日报记者 吴陆牧 通讯员 吴燕利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重庆银保监局把金融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强化引导全辖区银行业保险业克服疫情影响,瞄准剩余贫困人口,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确保金融扶贫措施落实到位
为了引导重庆市银行保险业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重庆银保监局坚持“定期监测、按季通报、按年考核”,并与市扶贫办等部门加强合作,督促用好各类扶贫金融产品。据了解,重庆银保监局引导相关银行保险机构努力实现精准扶贫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持续向扶贫开发重点地区、未脱贫人口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持续引导银行业保险业针对扶贫重点领域,不断扩大金融供给。上半年,全辖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234.2亿元,同比增长34.33%,“农业保险+健康保险”为核心的扶贫保险已覆盖全辖区贫困人口,全市7000多个行政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据重庆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银保监局聚焦重点领域,多措并举降低疫情对扶贫工作的影响,不断强化线上服务渠道,发挥好银行保险乡村服务网点、驻乡驻村金融扶贫干部作用。其次,为受疫情影响出现还款困难的贫困户适当延长还款期限,同时扩大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对象范围,将返贫监测对象中具备农业发展条件和有劳动能力的边缘人口纳入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范围。
重庆市银保监局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继续支持农村通畅工程、贫困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等有助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基本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设施,已累计投放资金超900亿元;引导机构通过中央财政贴息专项贷款、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等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累计投放贷款157.27亿元;为贫困户和困难群众续保精准脱贫保、惠民济困保等特惠扶贫保险,提供包括大病补充保险、农房保险、升学补助金保险等保险保障。
重庆市银保监局还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创设“产业精准脱贫保”“保险+期货”“保险+融资”、保单质押贷款等新品种;创新落地“花椒贷”“黄连贷”“榨菜贷”等数十款特色贷款产品;着力支持带贫能力强的特色扶贫产业,稳定贫困户就业增收。同时,指导扶贫小额信贷承办银行落实分片包干责任,指导助贷员逐户滚动摸排贫困户贷款需求、产业发展情况等,做好应贷尽贷。上半年,全辖区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79.74亿元,支持贫困户22.04万户,获贷率46.46%,同比上升18.13个百分点。
带动贫困乡镇产业致富
鸡鸣乡地处重庆城口县南部山区,是城口县自然条件最恶劣的乡镇之一,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贫困比例高。自2018年起,交通银行重庆市分行承接鸡鸣乡的金融扶贫工作,自此,鸡鸣乡开启了“蜕变之路”。
交通银行重庆分行将扶贫与扶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开展对鸡鸣乡金岩村驻村干部、村委会、党员群众的致富技能和文化培训;将扶贫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把产业扶贫作为最重要的脱贫手段。
该分行扶贫小组运用绿色金融政策及网络电商平台,重点指导当地年轻农户将腊肉、花椒、天麻等土特产推广出去。两年时间,越来越多青年返乡创业,推出越来越丰富的农产品,乡民们的生活富足了很多。
鸡鸣乡的产业致富成效为重庆的金融扶贫工作开了个好头,现在有许多贫困地区通过银行保险业的帮扶摘了贫困帽,走上小康之路。
重庆农商行结合贫困区县“一县一品”和特色产业实际,先后在丰都、石柱、城口等贫困区县推出“丰都肉牛贷”“石柱辣椒贷”“大巴山森林人家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有效满足当地精准扶贫的信贷需求,通过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据悉,仅“丰都肉牛贷”这一特色信贷产品就带动31家股份合作组织、700余户家庭牧场、1万多农户增收致富。
重庆农商行还加大涉农产业和“三农”金融支持力度,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该行瞄准县域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发展,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积极推进银政、银保等合作模式,打造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产品体系。
农发行重庆市分行则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抓手,创新推出“农发行+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风险补偿基金+保证担保+保险”的“1+6产业化联合体”模式。该分行审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龙头企业贷款5.3亿元,支持10万亩油茶基地建设,带动农户2万余户、10万人,其中带动贫困户3450户、1.29万余人通过参与油茶产业规模化经营脱贫增收。目前,该模式正在重庆市其他区县复制推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发行重庆市分行累计投放扶贫贷款116.41亿元,同比多投放58.77亿元,超去年同期投放额的2倍,扶贫贷款投放额和余额均居全市金融系统首位。
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地处大山深处的石柱县中益乡,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长年以来,这里没有银行网点,只有少数几家银行在乡上或村里设置了自助服务点和代办点。
为满足当地村民实际需求,今年,农业银行成立了石柱县中益乡支行,实行“客户自助+协同服务”的智能化服务新模式。此前,农业银行重庆分行已在石柱县设立了207个惠农服务点,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如今,农业银行在中益乡形成“物理网点+自助银行+惠农服务点+移动终端”为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金融支撑。
重庆市其他银行机构也和农业银行一样,积极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例如,重庆农商行搭建起物理网点、电子渠道、农村便民金融自助服务点、流动银行服务车、线上电子平台等全方位、多模式的金融服务网络,形成了“乡有网点、村有服务、家有手机银行”的“三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