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本议
【农村金融时报】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时代的乡下老家院子,空间极为有限,每处落脚地都很珍贵。
开春,奶奶便在东墙根下从南到北顺墙根种下扁豆。看上去简单,其实从奶奶操作与管理的过程来看,还是挺麻烦的。
扁豆种子埋进土里后,奶奶在每个培土的坑上面分别盖上破瓦片或破罐碴块,以防止鸡刨出扁豆种子吃掉。到了长出小苗的时候,她又弄些干柴棒子插在小苗周围护起来,这样既能防止鸡啄食扁豆芽叶,又能避免被狗践踏芽叶。等秧子长高的时候,她又找来些葵花杆子斜竖在墙上,用细麻绳子小心翼翼地把幼嫩的扁豆秧系在葵花杆子上,好让扁豆秧顺杆而起,爬满墙头。
扁豆蔓茎长得一天比一天的高,奶奶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的愉悦。从她愉悦脸上不难看出,那是对新生命体呵护的喜悦。
扁豆虽是一种生长力极强又耐旱的蔬菜,但作为蔬菜类植物与芸豆比起来,它还有些逊色。
扁豆是非主要食用蔬菜,上不了大桌席。不过,扁豆不占田园地,在房前屋后的墙边上撒种即可,不用施肥、不用修剪锄草。
春末时节,扁豆长出来的蔓茎秧子牢牢螺旋式缠在葵花杆子上,茎的骨梗上布满了厚厚的一层白刺毛毛,茎的根节部上长出了幼嫩的绿叶子,在茎叶间隙里长出了花骨朵,随即开出了紫红的扁豆花。一时间氤氲芳香让小院里充满了勃勃生机。
一棵扁豆茎蔓上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每一种花的颜色都有其个性的美,花因芳香而受到蜜蜂、蝴蝶们的青睐……
盛夏时节,墙根边上的扁豆生长茂盛,绿油油的扁豆叶子遮掩了骨梗,遮盖了豆荚,只有扁豆花蹿出层层叶子的遮掩,跳在叶子上面争奇斗艳。此时,院墙上爬满了扁豆茎蔓,土墙变成了绿色屏障。
扁豆结荚了,一串就有好几个豆荚子。奶奶隔三差五摘一些,有时与辣椒一起清炒,有时蒸了放些蒜泥拌着吃。盛夏时节,奶奶把扁豆荚子蒸熟,然后在太阳下晒干后储存起来,待青黄不接的冬春季节里,当干菜炖或炒着吃。
酷暑炎热的夏夜,夜幕降临后,奶奶到院子里铺上席子,盘腿坐下来,摇着扇子纳凉。月光下,星光里,或是阴云的黑夜里,哥几个依偎在她跟前。奶奶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有古代神话故事,有祖辈人的故事,还讲一些做扁豆菜的事。她说扁豆不单可以炒辣椒,还可以炒肉,晒干的扁豆皮子既可炖猪肉,又可炖鸡肉,炖鸡肉丸子、猪肉丸子,都很好吃。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听着“肉”这个字就垂涎三尺的哥几个,让奶奶说得个个直流口水。
我眷恋绿色,更眷恋那一串串的扁豆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