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9月21日 > 总第460期 > A1 > 新闻内容
广西桂林漓江农合行改革转型迈出高质量发展步伐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王婷 唐文新

【农村金融时报】

广西桂林漓江农合行着力夯实工作基础,提升金融创新活力,积极推进改革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向打造新时代有新发展的地方银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截至2020年8月末,漓江农合行资产总额193.5亿元,负债总额177.55亿元。其中各项存款174.2亿元、各项贷款157.3亿元。2020年已实现经营利润1.84亿元。

“12365”

奠定转型基础

2018年开始,漓江农合行启动了经营管理方式和治理模式变革,即“12365”改革发展思路。

“通过改革创新,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存款、贷款、利润和税金翻一番,达到业务有新发展、品牌有新提升、服务桂林经济社会有新成效三大目标,把合行建设成为新时代有新发展的地方特色银行。”漓江农合行党委书记汤耀新说。

该行的“12365”改革发展思路即,“1”是明确一个目标“打造广西一流新银行和桂林市本级又大、又好、又安全的银行”这一奋斗目标。

“2”是主攻两大市场:城市和农村两大经济金融市场。

“3”是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在2年内提振信心、夯实基础;第二步改革创新、稳健运营,用3-5年时间,实现存款倍增;第三步打造品牌、跨越发展,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业务倍增、效益倍增。

“6”是推行六大改革:通过推行服务、存款、贷款、管理、提质增效、企业文化等六大改革,全面改变合行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的被动局面。

“5”是打造为服务好、业务好、管理好、效益好、品牌好的“五好银行”,实现对客户负责、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对合行负责、对社会负责等“五个负责”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地方性特色银行。

提质增效 凝心聚力谋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机构和人员管理,有效提升人力资源配置和运营管理效能,该行于2018年初实行了“6321”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即“六定三双选两竞争一提升”。

按照“定机构、定编制、定岗位、定人员、定职责、定薪酬”的“六定”工作思路,该行依次开展农合行党委与中层正职的双选、中层正职与副职的双选、机构班子与员工的双选的“三双选”。同时,通过竞聘上岗和竞争上岗的“两竞争”,达到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效执行力和综合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农合行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一提升”。

今年7月,在改革基础上,该行创新开展机关管理人员全员竞聘,按照岗位公开、条件公开、分数公开、结果公开的“四公开”原则,竞聘整体呈现竞聘成绩优秀以及竞聘结果满意的效果。

据介绍,经过改革,该行提高了员工工作积极性,达到全面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

该行经过科学合理调整机构设置,机关管理得到进一步优化。精简机关人员,机关中层干部趋向年轻化,服务效能得到提升。进一步建立优胜劣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新型常态化用人机制,实现人员的动态管理。全面强化了“四项制度”的刚性执行,三年来岗位轮换超500人次。

“通过不断强化队伍建设,目前全行已逐步形成了员工积极向上、全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大家拧成一股绳全心全意谋发展。”汤耀新说。

顺势而为 服务升级再提速

为更好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漓江农合行在“12365”总体改革基础上,将转型引向纵深。

围绕“12365”改革思路,结合广大客户以及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该行积极推行“财富行动”和精益服务改革,打造立体金融服务网络,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该行通过组建 “财富行动”战略机构,以机关为司令部、个人金融部和公司金融部为作战指挥部、市区网点为集团军、乡镇网点为野战军,选拔优秀员工和后备干部组成的“财富行动”营销团队作为尖刀连和排头兵,全体员工为大部队。

汤耀新告诉记者,“财富行动”战略的提出,是为了转变做法、观念,把被动服务转变成主动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该行全行员工以网点为中心,实行网格化管理,访机关、走商圈、入社区、进园区,开展精益服务和地毯式攻关与“扫街”营销,打造“无边柜台”,将银行柜台服务延伸到客户身边,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方位”的现代化优质金融服务,给予客户足不出户就能乐享银行柜台服务的全新金融体验。

针对信贷客户融资难融资贵的普遍问题,该行推行“七天速贷·金伙伴”信贷改革,在服务过程和效率上突出“速贷”二字,在贷款质量和结果上体现客户“满意”二字,通过创新管理措施出奇效。同时,该行实行“阳光办贷制”,公开办贷条件、对象、授信、利率、操作流程和服务承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实行“廉洁办贷制”和“拿一赔二监督举报制”。

该行还优化信贷结构,在加大信贷投放,助推城市建设和做好实体经济金融服务的同时严抓风险管控,严格信贷管理,强化制度执行,降低风险敞口。

党建引领 金融“跑男”显担当

漓江农合行积极与桂林市五城区委组织部签订“党旗引领+金融先锋”党建共建协议,充分发挥党建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力量整合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立足“三农”服务桂林,以党建融合金融服务,形成“以共建促党建、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的良性循环。

该行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共选派131名优秀干部员工到乡镇、村委、社区兼任金融顾问和金融专员,充当“金融跑男”。

汤耀新告诉记者,“金融跑男”不仅要当好宣传员、推广员、信贷员、服务员的身份,还要做好“五联系”,即联系服务贫困户、联系服务致富带头人、联系服务党员、联系服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联系服务项目,形成银行与政府与农村之间的联系纽带。同时,“金融跑男”还要发挥出党建共建的优势,打造金融服务“三农”平台、金融知识宣传平台、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台、信贷投放助力平台、党建联席合作平台,从而形成全行深入乡村、社区和高新工业园区,做完、做细、做好金融服务。

该行还聘请村委社区干部担任本行金融联络员,建立双向互动长效机制,实现网点下沉、人员下沉和服务下沉的有机结合。通过“金融跑男”开展金融知识进村、“整村授信”等活动,加快推动城乡信用体系以及便民支付工程建设,做到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明确方向 零售银行惠民生

“世界的漓江,身边的银行”,这是漓江农合行的服务理念,也是该行坚守立足“三农”、服务市民和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致力于打造桂林百姓身边的好银行的方向所在。

该行积极做群众身边的“零售银行”,截至目前已发展到37家营业网点、61个离行式自助银行和社区银行、66个农村便民服务点,通过市区网点的全面覆盖、社区网点的有效延伸、农村便民服务点的有力填充,进一步坚守“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将更好更快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带到了更多的群众身边。

同时,该行坚守支农惠农定位,积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全力做好新时代的农村金融服务。

截至8月末,漓江农合行存量个人类信贷客户达1.85万户,个人类贷款金额达75.53亿元,累计发行“桂盛信用卡”和“易系列信用卡”5.5万张。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27.82亿元,其中精准扶贫贷款1.34亿元,以多种形式支持873户贫困户发展生产。

依托自身政策和信贷优势,该行始终把助力当地小微企业发展作为一项使命,与小微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进一步在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信贷指标以及为小微企业减费让利上精准发力,不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截至8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0.26亿元,占比63.74%。近年来,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该行通过政银企服务平台等多种渠道,了解企业融资需求,积极开展金融对接,缓解企业资金匮乏难题,同时认真贯彻落实贷款无还本续贷政策,累计为困难企业节约成本超2.33亿元。

“银行的改革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未来一个时期,漓江农合行发展的总体方向是实现任务全面完成,风险全面处置,提质增效,合规建设,实现管理全面强化,改革全面推进,形象全面提升,为更好地服务桂林地方经济建设而努力。”汤耀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