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吕宵依
【农村金融时报】
“多亏了义乌农商银行在关键时刻为公司出谋划策,让公司出口转内销。这段时间,我们公司的国内销售额增长了40%,达到了1.1亿元,今年国内销售额应该可以突破2亿元。”浙江省义乌市熣灿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琳说。
该公司主营健身器材、体育用品等的批发、零售,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受新冠疫情等影响,义乌的人流、物流严重受阻,公司出口销售额连连下降。义乌农商银行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建议该企业将销售方向转向国内市场,为其新增政策性担保贷款300万元,并助力其在江西、安徽等地布放分销直营店,同时通过网上直播带动国内市场销售。
据了解,这一系列举措实施后,该公司销售额实现了增长,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形成内外贸联动发展的新格局,义乌农商银行响应省联社稳外贸相关决策,推动一系列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的专项措施落地生效,使外贸企业迅速恢复、稳健发展。
同时,为稳住外贸主体,稳住产业链供应链,该行还简化进口购付汇业务流程与材料,推出了“进口贷”“结汇贷”等融资产品;开通跨境人民币、外汇政策绿色通道,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流程,实现线上办理;推出“免、减、优”三项减负举措,减免外汇客户汇出汇款、汇入汇款等全部国际结算手续费;依托全省首家外商服务支行为外汇业务办理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义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拟与万里汇平台开展收款业务合作。
稳定国际市场的同时,义乌农商银行多举措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实现向内销转型。
该行加大信贷保险和资金支持力度,用足用好外贸发展专项资金。
为拓宽内销渠道,该行主动对接享有“中国微商第一村”“网红直播电商村”的义乌市福田街道北下朱村,以解决出口企业困境为导向,推出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如,该行以国内消费者需求为标准,联合各大电商平台设立了外销产品专区、专场,为出口转内销企业提供新的模式与方向,用质优价廉的商品快速打开国内市场,赢得消费者信赖。
下一步,义乌农商银行将继续落实稳外贸、稳金融等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精准对接外贸企业的金融需求,竭力为新义乌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