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9月07日 > 总第458期 > B6 > 新闻内容
织密脱贫“三张网”中国人保守住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效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郑源源

【农村金融时报】

“三区三州”横跨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被称为深度贫困“最后的堡垒”,也是2020年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地。

保险业如何为“三区三州”脱贫贡献行业能量,又如何在防止返贫方面发挥独特价值?近年来,中国人民保险大力向“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资源,着力织密基础服务、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三张网”,兜住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效。

织密基础服务保障网

“三区三州”基础条件薄弱、发展较为滞后、公共服务不足,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比较低。2020年初,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银行业保险业扶贫工作力度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实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保险机构全覆盖。

今年以来,中国人保增设县级机构,加大人员、资金投入力度,大幅提升机构设置和服务能力。截至目前,中国人保实现了服务网点“三区三州”所在县全覆盖,覆盖乡镇1588个,乡镇覆盖率达81%。其中,在西藏,中国人保是目前全区唯一一家服务网络覆盖率达100%的保险机构。

织密产业发展保障网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三区三州”地区受气候地理条件、资金技术等约束,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所不足。

作为占据国内农业保险市场近“半壁江山”的行业龙头,中国人保根据“三区三州”各地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搭建农业保险扶贫体系,助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2020年上半年,中国人保共在“三区三州”开办农业保险产品424个,是去年同期的1.24倍;因地制宜开发推广青稞、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保险产品;开发苹果、红枣、棉花“保险+期货”等创新型险种,推动农业保险从保成本、保自然风险向保收入、保市场风险转变。

2020年上半年,中国人保在“三区三州”提供农业风险保障312亿元,向21.1万户农户支付赔款3.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

仅在甘肃一省,中国人保通过提供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累计为近20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约36亿元,受益人群中三分之二是贫困户。

作为保险行业唯一具备“保险资金直接支农融资业务”资质的企业,中国人保还直接向“三区三州”融资“输血”。截至2020年6月末,累计通过支农支小业务向“三区三州”所在六省(区)投放资金3.5亿元。

对疫情期间有困难的贫困户和带贫企业,中国人保提供农险保费缴纳减免或延期、支农融资还款延期或展期等支持。为充分发挥保险的融资增信功能,中国人保在四川通过开办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累计帮助2.4万名贫困户,撬动脱贫贷款资金7.7亿元,为贫困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贡献了来自保险行业的解决方案。

此外,中国人保还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定的优势,加大对贫困地区水电煤气、公路交通、棚户区改造等的投资支持力度。2020年上半年,在“三区三州”所在六省(区)投放债权、股权、信托等各类保险资管产品近250亿元,为当地在银行贷款这条“主路”之外开辟了新的融资路径。

织密民生扶贫保障网

抗风险能力弱是贫困人口脱贫后返贫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人保通过开办一系列费率低廉、针对性强的扶贫专属保险产品,探索出了一条保险防返贫的有效路径。

针对贫困人口因病致贫风险等问题,中国人保在深度贫困地区构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2020年上半年,中国人保的大病保险覆盖“三区三州”118万人,支付赔款330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5%。通过将起付线降低一半或取消起付线,中国人保将报销比例提高5-10个百分点,并全面取消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封顶线;承办5个扶贫类医疗救助保险项目,覆盖16.7万人,支付赔款1090万元。

今年以来,中国人保大力推广以防止返贫为主要目标的特色保险产品。据统计,2019年至2020年6月,中国人保“防贫保”项目在“三区三州”累计提供风险保障约147亿元,支付赔款约200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