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再晨
【农村金融时报】
交通银行于近日发布公告,附属科技子公司———交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银金科”)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注册成立。
交银金科注册资本6亿元,主要业务方向为以金融科技为手段,开展软件研发、技术咨询与创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
交通银行在公告中表示,交银金科的成立,是该行塑造面向未来的金融科技优势,优化信息技术管理架构,实施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重要举措。交银金科将立足集团、服务客户,完善集团科技整体服务能力,提升核心技术自主掌控能力,促进集团与外界生态深度融合,填补对外输出机制空缺,为集团金融科技战略落地持续赋能。
交银金科的成立,是交通银行在智慧化转型方面的重要探索。
近年来,交通银行大力推动智慧化转型,加大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2018年5月31日,交通银行正式启动新一代集团信息系统智慧化转型工程(“新531”工程),以打造数字化、智慧型交通银行为核心,以持续提升集团的服务能力、管理能力、综合竞争能力为最终目的,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生物技术、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银行业务应用深度融合,助力交通银行领跑金融科技新时代。
在“531工程”推动下,2019年,交通银行的信息科技投入超过50亿元,同比增幅22.94%,是营业收入的2.57%,较上年提升0.38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2019年年报显示,金融科技的全方位布局和持续加大投入,推动赋能效应进一步凸显。年内个人手机银行APP 和“买单吧”APP全面升级,两大APP月度活跃客户近4800万户;资产证券化、产业链金融、国内信用证、福费廷等业务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业务办理流程可追溯。
金融科技水平的提升,也让交通银行得以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提前预判客户各类到期理财产品与资金数量(每年约1千万人次到期客户,约2.7万亿元到期资金量),根据客户理财偏好形成资产配置建议,智能化地为客户进行“千人千面”产品推荐。
在金融科技支撑下,交通银行的自动化、多波次、多渠道营销取得显著效果。截至2019年末,该行到期资金留存率已提升至约96%,并大幅节省人力;借记卡、网络支付等高频交易实现从集中平台向分布平台的平稳转移;境内行电子银行交易笔数达80.06亿笔,交易金额达人民币270.12万亿元。
在交通银行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该行董事长任德奇表示,将强化科技赋能,推动金融科技从“支撑发展”走向“引领发展”,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流程重塑、模式创新,塑造交通银行面向未来的金融科技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