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8月10日 > 总第454期 > A3 > 新闻内容
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落地 融资担保体系形成合力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苏畅

【农村金融时报】

近期,天津市担保中心宣布,已完成首批5个项目的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共计收取担保费4.78万元,担保授信额度共计477.2万元。

此举标志着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在全国24个省属担保机构推广的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率先在天津落地。为破解小微企业、“三农”融资困难,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又迈出了更大步伐。

银担合作是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缺少优质足值抵质押物等问题,申请银行贷款相对困难。加上疫情影响,今年,众多小微企业现金流压力明显增大。

“小微企业多数为轻资产企业,能够提供抵押的资产有限,并且存续期具有不确定性,抗风险能力弱,贷款存在一定风险。”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说。

为解决这一难题,政府、银行采取了很多的探索。其中,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可靠高效的融资担保服务,为小微企业、“三农”融资增信,进而破解信贷对抵押物、担保物的依赖,就是一种解决方案。

例如今年初,交通银行向各分行下发有关国家融资担保体系提出的开辟绿色通道、取消反担保与降低、免除担保费等政策,组织重点分行获取当地国有担保拟担保疫情防控企业白名单,开发“抗疫担保贷”等银担合作产品。这类产品“见贷即担”,无需反担保物,具有利率优、手续简、效率高、放款快等特点。

江西九江某电路有限公司正是“抗疫担保贷”的受益者。疫情防控期间,该公司决定扩大生产,以满足激增的人体温度检测仪需求,急需一笔资金购买电子原材料。鉴于该企业是江西省内重点医疗应急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交通银行联合省内所有纳入国担基金体系的担保公司共同授信,为其免除反担保物及担保费用。

最终,交通银行九江分行成功为其发放“抗疫担保贷”200万元,当天提交资料,当天完成审批,隔天放款。

形成体系 释放合力

这种银担合作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实体的融资困境。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制约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发展的突出问题。例如,基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实力较弱、专业人才少、风控能力弱、银担共担风险机制尚未形成等。

为此,今年4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印发《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合作方案(试行)》,旨在让“银担”总部达成共识,以推动“银担”合作更顺畅进行。该方案明确了银行和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与地方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之间的风险责任划分比例等内容,并锁定了代偿上限。这给银担合作指出了清晰明确的操作路径,解决了之前行业存在的一些梗阻,加速了银担合作的进程。

6月18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牵头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首批7家银行签订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合同,确定第一个合作年度支小支农政策性担保贷款授信规模1385亿元,启动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合作。

不到一个月时间,首笔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率先在天津落地。天津市某科技型民营小微企业通过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方式从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获得授信150万元,借款人随后完成线上提款。

在“总对总”合作框架下,各合作银行纷纷行动,正在加速推进各分行与当地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的对接工作,推动该业务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生根。

链接:

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由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创新设计,是顺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银行服务体系优势的一次有益探索,主要依托银行服务网络、风险防控和技术能力进行操作。具体来说,由银行对担保贷款项目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审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担保贷款项目进行合规性审核确认,进行批量担保备案,是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实现贷款、担保服务快速匹配,简化担保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所采取的一项创新担保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