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7月13日 > 总第450期 > A5 > 新闻内容
邮储银行韶关分行“一户一策”铺就精准脱贫路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通讯员 黄奕慧

【农村金融时报】

精准扶贫,越是到了攻坚阶段,越是难啃的骨头。针对因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缺乏的贫困群众的脱贫难题,邮储银行广东韶关市分行以扶贫小额信贷为抓手,聚焦贫困户金融需求,通过“一户一策”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邮储力量。

脱贫路上稻花香

晌午时分,阳光映照着稻谷、茄子、黄瓜和辣椒等农作物,煞是好看。

翁源县江尾镇江尾村的农户沈秀妹笑得一脸灿烂。53岁的沈秀妹是整个家庭的主心骨,丈夫和儿子患病需要医疗费救治,单凭她种植的一些农作物和女儿在外务工的微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全家的日常开销。

2018年,她在金融扶贫政策宣讲会上了解到邮储银行的扶贫小额贷款,之后,客户经理在充分了解她家的生产、生活情况后,鼓励她发挥“农村人会种地”的本事,进一步学习种植技术以扩大产能。

最终,沈秀妹通过2万元贷款,顺利扩大了农作物种植规模,从原来的不足3亩地增至近15亩,去年通过出售农作物收入增加近5万元。曾经揭不起锅的她现已住进新盖的房子,真正实现了脱贫不返贫,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贷款养猪摘穷帽

夏日的太阳炙烤着翁源县龙仙镇杨屋村的一家畜牧农场,肖茂贤煮猪食、喂猪崽,一大清早就开始忙碌起来。“这几头猪将近300斤,很快就可以出栏。”53岁的肖茂贤,回首往事时眼神中写满苦涩与辛酸。原来,他早年以卖豆腐为生,因离异且儿子疾病缠身,导致家境窘迫。了解这一情况后,邮储银行韶关市分行通过发放扶贫小额贷款,支持如肖茂贤有劳动能力且有强烈脱贫意愿的贫困户扩大生猪养殖。如今,肖茂贤养殖了40头猪,儿子也能够在外地正常工作和生活,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代种代养”齐奔富

骄阳下的江尾镇松塘村处处鸟语花香、绿意盎然。当地农户在农忙时到田里干活,农闲时,到一品兰香玉华兰园内打工和接受兰花养殖的培训,增强自身致富能力。这便是邮储银行韶关市分行颇有亮点的“代种代养”扶贫模式。

该行充分发挥一品兰香玉华兰园产业项目的头雁作用,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使用贷款资金委托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或龙头企业进行托管式种养殖经营。贫困户通过申请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用于购买种苗、生产资料等参与扶贫项目,同时在兰花养殖园的引导下掌握养殖技术,并解决产销问题。如今当地24户贫困户已参与“代种代养”扶贫模式,附近有10户更在何玉华的带动下掌握了兰花养殖技术走上致富路。

据介绍,该行紧紧围绕增加贫困村户自我“造血”能力,通过创新开展“政府+银行+企业+贫困户”代种代养模式扶贫,持续在贫困县区开展业务主题活动和产品推介会,并按照“一县一业、一行一品”的发展思路,联合行业大户加大对粤北山区各县域特色市场的开发,合理利用大户的乡土效应、中介效应以及辐射效应积极推动“代种代养”扶贫,充分带动贫困户的就业和生产发展。

截至目前,该行已有7个县支行成功与21个代种代养项目开展了合作,累计向参与代种代养项目的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785万元,直接带动6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