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6月15日 > 总第447期 > B8 > 新闻内容
故乡麦香依旧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赵启喜

【农村金融时报】

一阵阵“布谷———布谷———”的叫声,不知不觉故乡的时序悄然走入麦黄的季节。打开窗子,远远近近的麦田,呈现出一片金黄,微风吹过,在灿烂的阳光下麦穗随风摇曳,掀起滚滚麦浪,仿佛嗅到了那熟悉亲切的麦香。

“立夏十八天,麦子仓里边。”麦收季节是一个繁忙劳累的季节。记忆中,过了立夏节气,家乡就开始准备麦收了。先准备打麦场,清理出一块闲置的宽敞空地,用石碾子把小土坷垃碾碎,均匀地洒上清水,再在上面铺一层麦糠什么的,用石碾子一道一道地压实赶平。打开杂屋,从里面搬出麦叉、麦耙、木锨,还有镰刀、磨刀石、草帽,这都是每家必备的工具和用品。一把把镰刀磨得锃亮锃亮的,铁叉擦拭如新,木锨光滑如镜。“蚕老一时,麦熟一晌”,开镰了,大人小孩齐上阵,田野里到处都是忙碌的人。割禾刈麦,抢的是时间,抢的是天气,即便全身汗流浃背,累得腰酸腿疼,口干舌燥,还是麦芒扎身,每天都要披星戴月,不分昼夜,不能停歇。

记得夜半时分,月朗星稀,凉风习习,月亮还在树梢之时,蛐蛐唱着一首首小夜曲,我们一家人就出门上地割麦了。来到一块成熟的麦田,一家人排成一字形的队伍,割向麦田深处。

早上的空气有些清凉,夹杂着一阵阵麦香轻轻扑面而来,淡淡的甜,淡淡的香。太阳升起后,热浪笼罩麦地,低头劳作,汗水混合着麦浆香,在空气中弥漫氤氲。随着镰刀飞舞,划出一道道银光,伴着“蹭蹭蹭”“嚓嚓嚓”的清脆声响,黄澄澄的麦子,一绺绺、一束束、一陇陇地倒下了……麦子被打成捆,一捆一捆地扛到麦场上。麦场上人欢马叫,车水马龙,热火朝天。把麦穗平铺开来,迎着火辣辣的太阳,用铁叉把麦子翻上几遍,然后用人力或者牛拉着石碾滚子,在上面一圈圈的转动。麦粒开始脱落了,赤红饱满的麦子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钻出来。父亲伸出粗壮的大手抓一把新麦粒,吹去麦皮后,丢到嘴里细细咀嚼着,布满皱纹的脸上漾起丝丝笑意,一年的辛劳在瞬间得以释然。麦子堆积在地上,便开始起场了,把麦秸挑到场边。此时,掠过一阵阵风,用木锨把麦子高高的扬起来,麦子从空中纷纷扬扬落下来的,干干净净的,一堆堆的,像金灿灿的小山似的。

割麦子辛苦,扛麦子也辛苦,打麦子更辛苦。但农民收获的喜悦,渐渐湮没在欢快的忙碌中。劳累后的人们,仰面躺在柔软的麦草上,嗅着那一缕缕淡淡的麦草散发出的清香,感觉生活是如此的多彩和幸福。“山歌短呀山歌长呀,山歌只呀只好在田里唱,拉开那喉咙把那歌来唱呀,唱来唱去总是牛和羊,还有麦芒闪金光,百姓人家都欣赏呀都欣赏。”隔河两岸的田坎上,站着一对对男女,头上顶着用柳树枝叶儿编成的帽子,肩上搭着一条毛巾,放开嗓子在对唱山歌,犹如天籁之音,一来一去,此起彼伏,回荡田野。在麦垛的角角落落,母鸡昂着头半闭着双眼,蹲在松软的麦秸窝中,随着“咯嗒,咯嗒”的叫声,窝里就会有一、二个鸡蛋,静静的躺在那里。猫狗蜷成一团,在麦秸的傍荫下悠闲的睡着懒觉。一只只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欢快愉悦的歌栖落在田垄,时聚时散。小孩子们则在堆得高高的麦垛里,脱了外衣、鞋子,捉起了迷藏,恣意地欢笑、打闹、奔跑着……

麦收过后,母亲用石磨推出白白的麦粉,蒸上一锅白馒头,再炸上一锅油饼,或者做出韭菜鸡蛋馅的饺子,既庆贺夏粮的丰收,也犒劳辛劳了一季的家人。我抓了一把麦粒放进碗里,然后倒入开水,麦粒在热水的滋润下,缓缓地舒展着身躯,那股久违了的清香,一缕缕盈溢满屋。我把鼻子凑到碗沿,细细地品味着。那几天,乡村的上空总是弥漫着芝麻油、花生油和菜籽油的香味,家家户户互相品尝新做的面食,喜笑颜开。

岁月恍然。如今走出故乡的黄土地,却无法割舍黄土地上的麦黄,在梦中重拾故乡那片曾经的麦田,蓝天下金黄色的麦浪在翻滚着,澎湃着,奔流着,一直涌到天际,挥之不去的麦香却越来越近,越来越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