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6月15日 > 总第447期 > A4 > 新闻内容
农发行四川分行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黄建 孙维波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随着一笔惠及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8个乡镇1104名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2亿元贫困村提升工程建设贷款投放到位,农发行四川省分行今年以来投放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已超过26亿元,提前7个月超额完成农发行总行下达的全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投放任务。

四川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6个省份之一,全省183个县(市、区)中有88个贫困县(深度贫困县45个)、11501个贫困村、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计划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116万,是全国计划1000万搬迁人口的重点省份之一。

农发行四川省分行主动强化政治担当,自觉提升政治站位,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作用。

据悉,自2016年以来,该分行围绕四川“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累计投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和基金287亿元、同步搬迁贷款113亿元,惠及全省20个市(州)144个县35万户11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35.22万户125.83万同步搬迁贫困人口。

树牢“四主”意识

今年以来,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充分发挥易地扶贫搬迁主力银行作用,树牢“四主”意识,坚持把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和重大政治任务来完成。

所谓“四主”意识,具体包括:

树牢主体意识,及早部署。今年初,该分行下发了《2020年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在安排全年金融扶贫工作的同时,自我加压,明确全年投放3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目标。

农发行总行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专项行动后,农发行四川省分行第一时间调整工作方案,完善工作策略,对总行下达的全年投放24亿元易地扶贫搬迁后续贷款任务重新分解落实,再次压实经营行责任。

树牢主动意识,积极作为。该分行先后10余次召开党委会、行领导专题会,深入学习中央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部署以及农发行总行专项行动要求,详细解读重点内容和关键词,全面掌握工作要领;积极与省政府及发改委、扶贫办等部门联系对接,宣传农发行服务脱贫攻坚职能、优势和政策,参与地方政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顶层设计,掌握规划情况、重点项目及推进进度,摸清资金需求,有针对性地拟定服务方案。

树牢主角意识,重点发力。一方面,农发行四川分行将后续扶持贷款投放目标任务有针对性地分解落实到有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彝区所在的巴中、达州、广元、南充、泸州、宜宾、凉山7个二级分行。另一方面,紧紧围绕全省116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三保障”等融资需求,今年以来已投放24笔26.23亿元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涉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交通扶贫、贫困村提升工程、水利建设等,保证了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要。

树牢主创意识,全力推进。农发行四川分行通过定目标、下任务、强考核、重督导,扶贫业务部门强化牵头职能,逢会必讲,按周跟踪督导;多部门积极配合,加强专业工作指导,消除基层行在贷款投放过程中的畏难情绪,省市县三级行齐行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农发行四川分行结合四川各地实际,不等不靠,大胆创新贷款模式。例如,在凉山未脱贫7个县之一的喜德县,推动“国企承贷+知名养殖企业承租+租金和企业综合收益还贷款”的模式,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其中租金收益的一部分由喜德县统筹用于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公共服务支出。

加大支持力度

今年1-5月,农发行四川分行累放扶贫贷款141.92亿元,其中产业扶贫贷款48.65亿元、项目扶贫贷款93.27亿元。在疫情影响下,同比仍多投放扶贫贷款13.5亿元,增幅10.5%。尤其是投放的产业扶贫贷款同比翻了近一番,且有一半投向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所在区域。

截至5月末,该分行扶贫贷款余额1103.91亿元,在全国农发行系统居第三位;在有大量贷款收回的情况下,仍比年初增加56.31亿元,增幅5.4%。

相关人士介绍,该分行“三保障”贷款进一步弥补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全到位等短板,改善了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目前,农发行四川分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达85.07亿元,助力全省24.79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过上了幸福美好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