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6月08日 > 总第446期 > A4 > 新闻内容
建设银行福建分行 严把“绿色关” 绘就生态好图景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江小慧

【农村金融时报】

建设生态文明实验区、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能源转型升级、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八闽大地处处展现“全域种绿、全城护绿、全民践绿”的生态好图景。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服务和管理体系,提升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产业、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含金量”,为福建生态“高颜值”和经济“高素质”协同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数据显示,2019年,该分行在绿色金融领域投放金额近50亿元。

打造“建设银行蓝”助力能源转型

走进漳浦县赤土乡的光伏农业科技大棚,成片墨蓝色的光伏板下,百香果摇曳绿意,悠闲的山鸡在田间觅食嬉戏,光能、生态、种养殖、环保在这里相得益彰。

在这幅绿色能源与绿色生态共享的画卷中,有一抹浓厚的“建设银行蓝”。

作为福建省首个光伏发电、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相结合的项目,漳浦光伏农业项目通过“棚顶发电、棚下种菜、棚地养殖”,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建设银行为其提供“融资+融智”综合化服务,累计融资支持3.3亿元,助力“阳光”能源增收减排。

能源转型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严把“绿色关”,加大对新能源项目的融资支持,服务绿色企业推进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支持南平、三明、平潭等地国家低碳城(镇)、低碳产业园区等低碳试点建设,以绿色金融服务能源转型。

此外,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还深化与政府部门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联动,实行差异化授信,为从事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的诚信企业“开绿灯”,对不良企业“亮红灯”。

适配“金钥匙”倡导绿色生活

乘坐地铁出行带来“绿色”能量,将分好类的垃圾准确投入投放点,漫步绿道享受绿色红利……把“绿色”种在日常,逐渐成为主流生活方式。

放眼八闽大地,建设银行绿色金融悄然为绿色生活谱出优美旋律。

从福州轨道建设到福厦高铁,从宁德新能源汽车制造到福鼎公交项目运营,从南三铁路到赣龙铁路……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通过完善绿色信贷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不断将金融活水,注入铁路交通、城市轨道建设、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领域。

据悉,2016年以来,建设银行已累计为清洁交通领域提供融资超过112亿元。

此外,建设银行先后参与包括福州市三环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泉州北迎宾大道拓展工程等城市绿色工程,年均编审重大工程项目咨询服务的造价超过150亿元,以高质量服务助力百姓畅享绿色生活。

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同样不缺席。作为福州市打通垃圾分类工作“最后一公里”的“硬核”工程,早在2015年项目启动的初期,建设银行便对接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公司,累计提供了5.3亿元的融资支持,帮助公司提高垃圾处理力,以金融力量点亮“美丽家园”。

支持绿色项目打造“水美经济”

“治理后,镇上引入了连续贯通的步行绿道,增加了休闲活动停留场地,修建了观光亭,吸引了很多游客。”南平延平区王台镇人大主席刘家国说,依靠“水美经济”的新基因,农旅产业纷纷落户乡镇,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共享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生态红利。

延平“水美经济”好风光、好营生的背后,包含着建设银行一份8000万元信贷+造价服务的金融助力。

而且,延平的“水美城市”“水美经济”项目,只是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助力生态惠民的一个缩影。

紧跟福建省追“清”逐“绿”脚步,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为污水治理、生态旅游、林业开发等领域提供了包含理财基金、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服务,以金融之墨写好“生态惠民”文章。

建设银行累计承销111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支持福建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项目创新;通过专项理财产品,为龙岩龙津湖片区改造项目提供了5亿元启动资金;提供超过3亿元理财融资,支持福州晋安东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通过海绵城市贷款、BOT贷款等产品,助力宁德中闽污水处理项目、泉州南安市海峡科技生态城防洪排涝工程等。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