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再晨
【农村金融时报】
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制定并发布了多项政策措施,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在近日召开的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介绍,这些综合性的举措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近期,人民银行引导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行,推动降低了存量贷款的利率。潘功胜介绍,4月份新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是5.24%,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0.7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比较大。
不少行业和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为此,人民银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帮助企业及时获得信贷支持。人民银行出台了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安排,通过金融机构直接为防疫保供的企业提供低成本的优惠贷款资金,还新增1.5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和6000亿元政策性银行贷款额度。
在这些政策支持下,防疫保供、复工复产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领域和行业及时获得了信贷支持。潘功胜介绍,截至5月30日,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中的2800亿元已用于向7400家防疫保供企业提供贷款,200亿元额度新增给湖北。
上述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是2.49%,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利率是1.25%。
另外,人民银行还运用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支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4800亿元优惠利率贷款。
3月1日,银保监会与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出台了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企业需求,通过展期、续贷等方式,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含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贷款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截至4月30日,金融机构对超过1.2万亿元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进行了延期。
受到这些政策的支持,金融机构在普惠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4月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1%,增速比上年高2个百分点。在金融机构有贷款余额的中小微企业户数达到2815万户,同比增长21.9%。
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也得到了有效发挥。潘功胜介绍,已累计支持发行疫情防控专项债将近400只、共4000亿元。1-4月,公司信用债发行了4.6万亿,同比增长46%。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是2700亿元,发行量创近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