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建菲
【农村金融时报】
遍布全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关系到背后亿万个家庭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一直是政府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自2016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相关文件和通知,全面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探索推行银行保函担保制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
5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条例》正式实施,从法治层面,对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制度、各政府部门职能等各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关于“六稳”“六保”的指示,光大银行持续打磨农民工金融综合服务,进一步推动产品多样化、服务高效化、操作线上化、保障精准化,通过加强与全国各地方政府的沟通合作,利用科技赋能,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为当地企业和农民工兄弟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和实惠,打造具有光大特色的民生服务综合工程。
创立民生工程名品
为农民工撑起工资“保护伞”
光大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实体经济,较早研发并向市场推出了农民工工资保函产品,抓住起步早、服务好、立意高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
目前,光大银行已为全国30多个地区的近千户企业办理了农民工工资保函业务,为上万名农民工兄弟提供了工资支付保障。农民工工资保函已逐渐被打造成光大银行的“民生工程名品”,成为体现光大银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特色品牌。
同时,光大银行在农民工工资保函基础上,整合内部资源,为企业和农民工打造了从保函开立、代发工资开户、个人开卡到工资代发的一系列升级版农民工金融综合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应对新形势、新要求,光大银行通过建立专人柔性团队,完善公私产品链条,开通业务绿色通道,层层推动,为亟待复产复工的企业提供直接助力,也为抗疫期间挺身逆行的农民工兄弟解除后顾之忧。
具体方面,光大银行利用保函为企业缓解生产资金压力,为农民工提供工资保障,同时结合金融科技优势,实现了线上开保函、线上代发工资以及线上“云开卡”的便捷服务。
从企业的“资金池”到工人的“钱袋子”,光大银行打包提供一揽子的安心保障服务。截至4月末,光大银行农民工工资保函业务已为全国近千户企业释放超过10亿元的保证金资金,个人代发工资惠及万余人。
发挥网点渠道优势
织起企业和农民工“保护网”
光大银行利用遍布全国的网点优势,以地域为线,以农民工金融综合服务为针,穿针引线,为企业和农民工兄弟织起一张巨大而坚实的金融服务“保护网”。
3月末,光大银行天津分行了解到某建筑企业客户在深圳的项目部有开立农民工工资保函达成复工条件的紧急需求,迅速跟进服务。但是,企业项目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只接受当地银行开立的保函。
为解决这样的异地难题,光大银行天津分行立即与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对接,通过转开合作,紧密配合,从材料审核、业务审批、委托转开到保函签发,仅用时3个工作日便将保函交到企业手中。
“光大银行系统内异地转开农民工工资保函的模式实实在在化解了企业异地项目开工的痛点,解决了我们复工后的头等大事。”企业主表示。
除了这样的跨区域“联姻”,光大银行遍布全国的机构网点“一城一策”,携手地方政府积极服务民生。
例如,光大银行苏州分行紧跟当地政府信息平台建设进展,积极与苏州市实名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互联,成为苏州市住建局农民工工资代发业务的推荐合作银行。截至目前,光大银行苏州分行通过该实名制平台已成功为上万余名农民工兄弟完成工资代发,实现代发金额近六千万元。
光大银行重庆分行依照当地监管政策要求,自主开发投产农民工工资代发项目,实现了施工总承包企业工资款与其他工程款分账管理,确保建设单位将应付工程款中的人工费用拨付至农民工工资专用帐户,并最终解付到农民工兄弟的个人工资卡上,为农民工工资安全一路保驾护航。
产品“强强联手”
铺就复工复产线上“高速路”
3月2日,沈阳市某建筑施工企业接到业主方通知,要求必须在4月1日前启动项目施工。当时企业多数工作人员仍处于居家隔离状态。但开工前需要办理的准备工作头绪多、时间紧,其中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也是必须完成的内容,企业人手不足,现场缴存困难。
光大银行沈阳分行了解到该情况后,当即向企业推荐使用该行“阳光e结算”系统,全程在线开立农民工工资保函。
最终,用时不到1小时,该企业的整个申请流程全部完成。通过光大银行为农民工工资保函业务专设的“绿色通道”,在24小时内顺利出具了农民工工资保函。
相关产品“强强联手”,农民工工资保函业务“光速”落地。随后,光大银行还为该企业及其集团公司员工开立了个人工资借记卡,并办理了工资代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