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6月01日 > 总第445期 > B6 > 新闻内容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2019年财险十佳理赔案例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郑源源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发布“2019年中国财产保险十佳理赔案例”。记者发现,在十佳理赔案例中,农业保险和巨灾保险理赔案例共有4例,其中最高一笔赔付超30亿元。

据保险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保险业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出发,“保险业姓保”的发展理念得到彰显,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日益明显。2019年保险业加快保险供给转型升级,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保障。在加快科技赋能创新理赔模式、加强风险提示预警及防灾减灾工作和健全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保险业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超过6470万亿元,累计赔付支出1.29万亿元。

财产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5369万亿元,累计赔付支出7279亿元。民生相关风险保障作用明显,其中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2%;责任保险签单保单数93.47亿件,同比增长28.57%,风险保障金额1560.19万亿元,同比增长80.13%。

与此同时,保险业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助推灾后重建。

2019年“利奇马”台风来势汹汹,保险业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灾害应急预案,携手全力积极应对。据保险业协会统计,截至2019年底,行业总赔付支出达40.31亿元,其中车险结案13.79万件,赔付支出17.91亿元,非车险结案10.15万件,赔付支出22.40亿元,有力地支援了大灾恢复重建工作 。

在此次评选过程中,保险业协会面向全国财险公司征集了近100件具有代表性的理赔案例,从中遴选“十佳”,涵盖了财产保险、信用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船舶货运保险、工程保险等多个险种。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通过持续发布典型性案例,将进一步促进保险业市场主体更好地承担服务大局、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社会责任,并切实承担起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体责任,改善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将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不断提高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

分散农业风险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稳定

———黑龙江省洪涝灾害种植业保险理赔案例

2019年6月至9月,阳光农险在黑龙江省承保的种植险作物遭受洪涝灾害袭击。据统计,本次洪涝灾害阳光农险共支付赔款30.5亿元。

因此次受灾面积大且灾害时间跨度大,部分道路长时间积水无法进入,农田内地势较高受灾不明显,地势低洼处受灾严重,不全面积查勘无法确定受灾的真实情况,致使查勘定损难度大。

阳光农险通过大量运用3S技术查勘定损,快速理赔,解决了大面积灾害查勘定损难等问题,验证了3S技术在种植险理赔中的可行性,为发展3S技术作出了尝试。

该案例赔款金额多,受益农户多,充分体现了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保险主体农业大灾分散带来了启示。

专家点评: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拥有着众多农村人口,如何降低农业生产中的风险损失,改变几千年来“靠天吃饭”的局面,关乎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关乎着巨大基数农民的生活安康。种植业保险能够分散自然风险,通过受灾后理赔款的支付,平抑因生产成本投入带来的损失,为农业再生产创造资金条件。本案中阳光农险作为专业农险公司,发挥了其专业技术优势,3S技术在理赔活动中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种植业保险人海战术的打法,使用客观数据进行理赔,降低了道德风险,提高了保险公司的公信力,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创举。另外,大额赔款的及时、足额支付也体现了保险业经济补偿的社会作用,维护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科技赋能 保障国家战略物资生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雹灾理赔案例

2019年8月23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垦区发生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冰雹灾害,此次冰雹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灾害发生后,中华保险新疆分公司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分支机构立即赶赴受灾地块,初步了解受灾情况,慰问受灾农户。同时,通过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及地面移动端等新技术手段,建立了“天空地”一体化查勘模式,实现了“到地块、到农户”的精确定损。

经查勘,本次受灾的五个团场合计受灾农户1785户,受灾面积20.33万亩,其中重度受灾面积10.66万亩,中度受灾面积5.93万亩,轻度受灾面积3.74万亩。截至2019年11月15日,中华保险共计赔付金额为1.21亿元。

专家点评:

长期以来农业保险在定损理赔过程中,存在“农户与地块难以一一对应”“受灾面积难以精确到地块、到农户”等痛点、难点问题。本案例通过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地面GPS终端的结合,实现了到地块、到农户的精准理赔,对行业未来采用新技术进行种植业成本保险理赔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传统的人工查勘定损模式难以适应现有的农业保险需求,随着国家对“三农”事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农业保险的理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案例所采取的理赔技术,不仅获得了当地政府、农户的一致认可,而且成为当地政府唯一指定的行业赔付标准,亦是行业践行《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切实提高承保理赔效率,健全科学精准高效的查勘定损机制”要求的一个范本和成果展现。

防范价格下跌风险 保障棉农收益

———新疆棉花“保险+期货”理赔案例

2018年起,棉花价格“保险+期货”在新疆博州博乐市等地启动试点,棉农或合作社向保险公司购买棉花价格保险,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合作购买棉花期权。当棉花市场平均价格低于保险目标价格时,保险公司启动保险理赔程序,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赔付义务。

2019年3月自治区发改委确定棉花实际价格为15218元/吨,低于目标价格18600元/吨。太保产险克服承保区域极大、且部分棉农种植区域变化调整、受损棉农数量巨大及信息不完全精准等困难,通过运用公司“e”农险新技术,逐户收集出险棉农身份信息、逐户数据核对,加速理赔流程,缩短理赔时效,不足月余即完成全部农户的理赔工作,共计赔付1.3亿元,受益棉农2151户,户均受益金额6.04万元,简单赔付率142.55%。

专家点评:

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保障新疆棉花种植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棉花价格的频繁波动严重影响了棉农的收益,增产不增收成为稳定棉农收入的一大难题。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统筹安排与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太保产险积极践行“保险+期货”的创新综合保障方式,充分发挥了“保险+”的风险保障积极作用,使参保棉农有了底气,稳定了棉农的收益,提高了棉农的生产积极性。

加强民生保障 实现全民救助

———山东省民生综合保险台风灾害理赔案例

2018年8月19日,受“温比亚”台风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影响,山东省内潍坊、东营、济宁、菏泽等多地不同程度受灾,潍坊地区尤为严重。灾害发生后,人保财险山东省分公司立即启动大灾预案,成立大灾救援应急小组,调度各方面理赔资源,累计投入3975人次,历时45天,及时完成受灾的165个乡镇、2978个行政村农房的查勘、定损工作。截至2019年2月1日,共赔付2.96万户居民房屋及财产赔款1.17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据悉,潍坊市民生综合保险自2015年起开展试点,2016 年起在全市推开,保费由各地县、市、区财政承担。该案中,人保财险损失查勘工作采用与村委对接,逐村逐户排查,保证每个受灾群众都能得到合理赔偿。在理赔时,查勘小组同时对受灾群众进行安抚工作,稳定了受灾地区人民群众的情绪。

专家点评:

山东省灾害民生综合保险的保障范围全面,包括了自然灾害、特定意外事故造成的房屋损失、室内家庭财产损失及人身伤亡等。2019年,该险种惠及山东全省行政区域内常住人口以及灾害发生时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其他人员,实现全民救助,共享普惠。该险种充分发挥了保险在防灾减灾和灾害救助中的重要作用,极大提升了辖内居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该险种对于加快促进构建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参与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灾害救助质量和水平,帮助受灾群众快速恢复生产生活,避免因灾返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