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6月01日 > 总第445期 > B2 > 新闻内容
修水农商银行用金融力量扶产业兴教育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胡亚君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江西修水农商银行全力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4月末,该行累计向贫困户发放贷款1.57万笔、金额2.97亿元,带动1.07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扶持“甜蜜事业”

“衷心感谢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我的增收致富劲头更足了!”正在养蜂基地忙活的丁祥苗感激地说。

丁祥苗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规模小、资金少,他养蜜蜂的收入曾经仅够维持基本生活。

当修水农商银行得知他希望扩大养蜂规模的情况后,向其发放了3万元扶贫小额信用贷款。

在该行的支持和帮助下,他的蜜蜂产量已从100箱扩大到现在的250箱,年销售收入达12万元左右,不仅成功脱贫,还走上了致富路。

修水农商银行与当地政府、县扶贫办和村委联动,提供上门服务,对辖内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一次授信、逐年评估、及时申贷、动态调整”评级授信办法,实现“对象全覆盖、信息全采集、指标全评分、得分全挂钩,结果全共享”。

该行还根据综合得分,对贫困户授予不同信用等级。根据不同等级和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投入情况、生产周期等,合理确定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和所需资金,做到能贷尽贷。

截至4月末,该行完成了32个乡(镇)和程坊风景区1.8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评级工作,对符合评级条件的1.7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颁发了贷款信用证,实现了与扶贫对象“精准对接”。

“贷”动一方致富

位于杭口镇的洋沃水果种植基地是集水果种植、观光旅游、餐饮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负责人范天洋说:“我们这主要是贫困户参股,吸纳贫困户就业,有很多客户到这采摘水果,观光旅游。”

2018年,合作社计划扩建基地,但却出现了资金缺口。

了解到企业的难处后,修水农商银行进行多次实地调查,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向其投放180万元贷款。

修水农商银行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以产业为切入点,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效带动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

浇灌“希望之花”

家住漫江乡的徐慧慧家境贫寒。就在她为学费苦恼的时候,修水农商银行为其办理了扶贫助学贷款。

4年来,她一共办理了3.2万元贷款,解决了学费问题。毕业后,徐慧慧回到了家乡,当上了老师,将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山区孩子。

该行本着“不让一个贫困户子女因贫失学”的原则,用扶贫再贷款资金支持辖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圆大学梦。

截至4月末,修水农商银行共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助学贷款2192万元,支持1342个寒门学子实现大学梦。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