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晓兵
【农村金融时报】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小微企业的生存带来了新的冲击,也给农商银行出了一道高难度的主观题,各家农商银行都结合实际量身定制了不同的抗疫产品。但是,随着企业的有序复工复产,农商银行在思考如何抓住时机把发展的速度拉上来,更应该去思考在按下发展“快速键”的同时,保证发展的高质量。
当前农商银行在市场竞争、风险控制、精细管理、科技引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同时,农商银行的阳光金融服务覆盖面还不广,实体企业的新拓户还不多,风险贷款的化解率还不高,本土市场的主导话语权还不强,传统的人缘地缘优势不断受到挑战。
因此,农商银行应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传统优势。如果沉不下心、迈不开步子、走不进村组社区,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
更深更实扎根基层
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等是农商银行服务的重点群体。农商银行应提升这些客户的阳光金融服务覆盖面、客户满意度和普惠实效性。
一是依托大数据支撑,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农商银行相应APP的作用,通过多轮次走访收集客户真实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客户的精准画像,通过线下授信,线上用信的方式,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留给客户,提升客户体验度和粘性。
二是强化“网格化”营销管理。加快推进中心支行组建工作,依托中心支行推进“网格化”营销管理,通过网格细分全覆盖、人员配备下沉、批量授信、强化考核等方式做到户户入网、人人进格,发挥微贷条线的人员、技术和风控优势,加快贷款投放,实现增量扩面,攻坚城镇市场。
三是穿好“千层底”,练就“铁脚板”。做好普惠金融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客户经理只有穿好“千层底”,练就“铁脚板”,走出办公室,走进村组农户、下到田间地头,身上带汗,脚上带泥,才能拉近与老百姓、客户之间的感情距离,才能真正走进客户心里。只有跟老百姓、经营户多聊家常、多打交道、多问实情,才能更好地普及金融知识,挖掘潜在需求,做好产品营销,提供主动服务。
四是突出重点,加大营销力度。通过召开银政企座谈会、电影节活动、金融知识宣讲、小微企业授信大会、信用工程建设活动、扶贫帮扶共建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阳光金融工程实现大发展和大提升。
增强服务覆盖面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陆续发布通知和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进一步强化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农商银行作为地区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守护和服务好广大百姓以及各类经营者、个体工商户、企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微企业普遍缺少流动资金和担保的同时,还缺乏对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因此,农商银行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服务实体经济,更在于用强有力的金融服务,用“不分你我,只有我们”的统一思想,让企业看到发展的蓝图。
当下,一个产品打天下、一种模式套万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银企关系,更让农商银行的管理者深刻体会到,必须要更多地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方案、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一方面,要通过实地走访、集中座谈等方式,了解融资困难的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宣讲金融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或提出针对性的融资建议,逐步构建常态化金融走访、帮扶、顾问机制,实现小微企业走访全覆盖,争做金融服务的最美“逆行者”。
另一方面,要做到不算“经济账”“眼前账”,以建立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前提,寻求最大公约数。着力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上下功夫,这个融资成本,既包括无形的开辟绿色通道、缩短融资流程、开通线上融资渠道等,也包括有形的降低融资利率、减免相关费用、调整还款方式等,更重要的是用好各项政策红利为企业减轻负担。今年来,人民银行增加了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农商银行作为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专用额度的发放对象,在充分吃透政策文件精神,确保有效贯彻落实的基础上,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辖内符合条件的客户全面掌握政策精神,持续扩大政策的服务覆盖面。同时协调用好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其他配套优惠政策,有效发挥出政策的集成效应并争取更多支持。
化解风险促发展
风险防控和资产质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农商银行必须坚持以“底线思维、分类施策、稳妥推进、标本兼治”为思路,切实防范和化解突出风险。
一是多措并举处置风险,切实提升资产质量。对于“大排查”发现的风险贷款,逐户、逐笔建立问题台账,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目标和计划、整改完成时间,并根据风险变化,及时调整处置措施,确保处置方案的可操作性。
二是强化风险管控,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做好重点行业风险控制、大额风险暴露管理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严控多头授信风险和大额贷款风险,尤其对疫情防控下各银行“大水漫灌”式的扶持对象谨慎介入。重点关注建筑、外贸出口、纺织服装等行业的风险领域,加强行业分析和研判,做到有的放矢。
三是严格风险分类,真实反映资产状况。加强信贷资产分类管理,提高分类水平,准确反映和揭示贷款风险状况,确保全面、动态、真实地反映信贷资产质量。
作者为江苏如皋农商银行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