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郑源源
【农村金融时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中国人寿积极探索“金融扶贫保险先行”模式,以“区块链+扶贫”为手段,不断强化与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合作,参与实施多项公益保险项目。以保险机制链接社会扶贫力量,让捐款人、公益机构、受保人的捐款惠及贫困家庭,以此形成了一套透明、高效的区块链扶贫模式。
“大数据”让理赔简单高效
作为主要劳动力,贫困家庭中的“顶梁柱”一旦倒下,整个家庭将陷入危机之中。2017年,在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卫计委的指导下,中国扶贫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和蚂蚁金服公益三方联合,推出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项目,旨在关注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健康医疗保障,为全国18-60周岁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一份专属扶贫公益保险。
中国人寿在获知“顶梁柱”项目后,积极主动加入其中。与传统理赔方式不同的是,“顶梁柱”项目办理手续十分简便,只需要通过智能手机在支付宝上操作就可以完成,被保险人可直接线上报案提交理赔申请,流程节点均实现线上化,而且在支付宝里输入被保人信息就可以看到整个村的投保情况。申请理赔时仅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和医保报销单照片三项资料证明,就能在线完成保单查询、发起理赔申请,3-5个工作日即可收到来自中国人寿的赔款。
据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介绍,谁捐了多少、谁获赔、获赔时间和获赔资金等信息通过脱敏处理后,可在支付宝终端进行查询。区块链技术把“顶梁柱”项目打造成了一本“公共账簿”,通过采用区块链技术框架实现承保数据实时对接,实现捐款人、公益机构、保险公司、受保人在内的所有项目参与方,共同“记账”和监督,任何一方都无法篡改账目。中国人寿利用区块链技术“交易溯源、不可篡改”等特点,确保扶贫资金透明使用、精准投放和高效管理,真正做到了让捐赠者放心,让受保人收益。
除了参与“顶梁柱”项目外,中国人寿还于2018年加入了“加油木兰”贫困女性保险保障项目。
得益于“顶梁柱”项目的成功模式,“加油木兰”项目通过区块链实现了审核结果线上实时反馈,解决了以往扶贫保险理赔手续繁琐的问题。同时,“加油木兰”项目采取图像识别技术进行系统自动进行核算,解决了人工操作压力。
截至目前,“顶梁柱”项目已成功落地覆盖50个区县,受益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达360余万人。“加油木兰”项目成功落地覆盖28个区县,被保障人数110余万人。
“区块链”让善款有迹可循
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公众对公益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疑虑。区块链技术的加入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让公益项目既提升了信任度,也提升了速度,解决了以往扶贫工作中信息公开化难、核查难等难题。
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共识信任等技术特性在“公益+保险”扶贫场景下得到了充分发挥,有区块链技术加持的公益慈善项目,可以让公众迅速了解整个项目过程和参与人员信息,无须担心真实度及暗箱操作,公益机构也可以更专注公益项目本身,解决了过去公益扶贫资金公开难的问题,打通了保险机构与公益项目之间数据共享的“最后一公里”,引领了公益慈善领域的科技升级。
运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公益项目,是中国人寿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一个缩影。目前,中国人寿已将该技术应用于保险、信用卡、企业年金等场景。
近年来,中国人寿全面落实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奋力拼搏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充分发挥保险扶贫优势,通过创新党建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教育扶贫、体育扶贫等多种方式,全面带动广西龙州、天等和湖北郧西、丹江口四个对口帮扶的贫困县市脱贫摘帽。中国人寿各级分支机构还向全国1158个扶贫帮扶点累计派出2200余名扶贫工作人员,为各地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
上述负责人表示,未来,中国人寿将继续深入推进“扶贫保”工程,充分发挥保险、投资、银行等综合金融优势创新扶贫方法,进一步拓展“区块链+公益+保险”扶贫模式,为助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提供国寿方案、注入国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