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5月18日 > 总第443期 > B8 > 新闻内容
百闻金融初识面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航斌

【农村金融时报】

张国云新著《金融的十九张面孔》出版日,时行大疫,不出户庭惟读书。先说书名的“十九”,自天九地十而来。如庄子《养生主》里庖丁自述“今臣之刀十九年矣”,又《红楼梦》百二十回贾政叹悟“岂知宝玉是下凡历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皆举十九而言之。传曰“物生而有象,有滋有数”,以天地之大数,演说一国金融大事,书名有深意,莫作等闲看。

经济学意义上的“金融”是汉语新词,但是天下万物莫不有象,顾金融其名而思义,以金币为体,以融通为用,取法水象的流动,所以百姓日常皆知营收称流水。只是专业化与细节化与日俱增的现代金融,逐渐成了一门深奥难明的学问,云山不见路,觌面不相识,而张国云《金融的十九张面孔》一书,通俗说金融,立言以益民,堪称一大快事。

张国云此书,不离民生日常,大体举来历、去路与脚下路铺开,十九张面孔,乃呈金融的交错之象。全书有实录,有怀想,有分析,有抒情,历举我国经济的十九个方面,寓教于庶矣及富矣。其名“面孔”,避开抽象学术的概念与定义。其称“金融”,紧接百姓日用之事,犹风拂人面的肌肤之亲,令人心生喜慰愿读书。

金融事,源自食货民生的“货”。在易经,卦有噬嗑,爻曰“噬干肉,得黄金”。前称得食,得食则安;安其身而后动,故有物畅其流的货币融通事。金融的不可或缺,由“得黄金”可以见之。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有言“市场银根紧,水陆交通断”,金融可比人体的周身血液,水以流动而成其信,流动性即是生命力,因金融壅塞导致的连锁反应,所见无小事。反之,流动性过热乃至泛滥,不免亢龙有悔而走向泡沫化的虚幻。取证现实中的种种金融乱象,民之所趋,常是隐患所在而不可不畏,所以又要有风控的预防与救济。

经济学有“拉弗曲线”,用来说明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合理关系。金融的动静有其节,亦如是。流动与风控,恰如钱币的孔方——孔之圆,寓意流动无碍;圆中有方,则是法度与节制的不逾矩。方圆之际,有一机。《十九张面孔》结合金融乱象,应机而说,或举升腾飞舞在前,又见荒落衰颓于后,用文学说金融,俯拾皆是而不拘于相,信手拈来而不滞于物,读来通俗明白容易懂。

将金融事用家常话来讲,作者笔下并未因此失掉了凝重,出版社推荐语所以称此书“从大历史角度看待金融发展”。张国云笔笔写来,重现金融航路曾经的波澜与险礁,反顾金融驿站的兴起与趋热、狂飙与变异、阻滞与突围、改革与变通,历历如绘,悠悠有浮云意,宛然文士之心,心系金融的健康乃至国家的命运,虽野马未驯而不废,虽扬尘扑面而不迷,结尾际举诗经为喻,翘望绿色金融的何以故。

文墨犹摆渡,好的叙述,应该是一种感通的分享。听者与说者,情投意合而后通。《十九张面孔》启人深思处,如书法画艺的“留白”与“飞白”,深得文学的“藏锋”之妙,故有回味的悠扬和感人的力量。这种如幽匪藏的诗意写法,大概得益于张国云的作家功力。

此书举“十九”之数,如包荒如括囊而为常,取“面孔”以喻金融的时空之变。有常有变,方称天下之象。立象以尽意,惟文学的因物赋形,妙语皆法施,可以为人演说。此所以“演”字从水,微若涟漪,壮如波澜起,金融因此活。——听者固然各得其解,开卷相对,亦如花枝照人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