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田耿文 本报记者 王松
【农村金融时报】
2015年5月中原农险获批开业,自成立以来,中原农险积极开展特色农业保险产品开发和承保工作。
通过五年多的发展,该公司业务覆盖领域和规模迅速增长,2019年实现保费收入20.4亿元。目前,河南省主要种植和养殖品种保险覆盖率均显著提高,为该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型提供了坚实的风险保障。
创新天气指数保险
“幸亏是上了这个保险,基本上没有太大损失,太及时了,要不然,这次可就惨了。”谈及最近灾害天气的影响,河南固始县茶园经营者黄朝江颇感庆幸。
3月27日夜,河南固始县遭受多年不遇的倒春寒,气温骤降,南部山区甚至下起了中雪。中原农险固始县支公司接到客户黄朝江、彭善洲报案,称他们所投保的茶园受到此次降温影响,正值采摘期的茶树嫩芽遭受冻害,茶叶产量和品质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接到报案后,中原农险固始县支公司会同该县林茶局技术人员实地查勘,确定损失,同时积极对接气象局收集气象数据,并上报上级公司核准。根据公司茶树种植险附加低温冻害条款保险责任,3月28日、29日两天气温值触发保险责任,每天赔付62元/亩,两位受灾茶农分别获得理赔款40176元、69316元,简单赔付率达207%。
4月29日,两笔赔付款支付到位。
为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固始县支公司在当地推动茶树种植附加低温气象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这一创新型保险,在风险来临之际能够切实帮助客户降低损失,助其恢复生产,可有效补充传统种植保险对抵御气象灾害的保障程度。
完全成本保险提高保障水平
为进一步增强农业保险产品吸引力,中原农险推出优质小麦完全成本保险,每亩保障金额900元,保费45元,保险标的为40个试点县的10万亩优质小麦,并于2019年在河南13个县(区)开展业务。
2019年,河南久酒中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中原农险投保了优质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同年5月,因小麦病虫害需要出险。
中原农险立即派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并聘请农业技术专家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勘测。经测定,本次受损标的面积为549.2亩,最终确定赔付金额为16.61万元。很快,赔付款打到了被保险人账户。
相较于传统的农业保险,小麦完全成本保险保障水平更高、保障范围更广、保障程度更深,保障金额覆盖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等农业生产总成本。该险种在现有小麦直接物化成本保险的基础上,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自缴部分保费给予减免,在风险来临之际能够切实帮助客户降低损失,快速恢复生产。
科技赋能肉牛保险
2019年12月,基于面部识别技术的肉牛保险在南阳市宛城区落地,累计承保标的539头肉牛,提供风险保障323.40万元。
该险种规定在保险期间内,保险人对因重大病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直接造成的保险肉牛死亡进行赔偿。如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等疾病、疫病;暴雨、洪水、风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山体滑坡、泥石流、火灾等意外事故。
借助于牛脸识别技术,该险种利用牲畜识别技术赋予牲畜唯一性标签,从而实现牲畜的精细化管理、智能理赔,还节省了承保验标时间,降低了查勘成本,可实现一站式理赔服务。同时,还为农户提供保险附加价值,为养殖户融资增信。
此外,中原农险还推出了多个创新险种。
在生猪全产业链方面,中原农险配置了创新型保险产品12款,切实为生猪复养提供了全方位的风险保障,在全国首创金融惠牧“四体一保”发展模式与生猪复养金融解决方案。
在平顶山市鲁山县,中原农险为62个养殖户开发了柞蚕养殖保险,提供风险保障107.72万元,为柞蚕养殖保驾护航。在郑州市及下辖六县区,开展了果树价格保险,累计承保5.6万亩,提供风险保障26383.1万元。
截至2019年末,中原农险开发各类种、养、林、涉农保险196款,覆盖近百个种、养品种,围绕各地特色农业开发推广的特色保险业务规模突破2亿元。其中,种植险、养殖险业务分别覆盖至河南全省109、105个县区,成为带动河南全省农险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