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5月11日 > 总第442期 > A4 > 新闻内容
农业银行广东分行四年帮扶见成效 麦湖村旧貌换新颜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通讯员 谭琼 王怀博

【农村金融时报】

一排新修的路灯笔直地树立着,一条平整开阔的水泥路蜿蜒向前,青山绿水之间,一幢四层楼平地而起,那是麦湖村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想起这几年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支书老吴百感交集。

麦湖村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几年前,这个有着138户贫困户、户均年收入仅6120元的村子是陆河县最大的贫困村。

改变,缘起于四年前农行广东分行与麦湖村的结对帮扶。

四年间,农行投入近800万元的扶贫资金,派驻驻村工作队“一户一策”制订具体帮扶措施。

2019年底,麦湖村贫困村、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贫困户户年均收入达到17676元,比2016年翻了一番多。

兴产业 脱贫致富稳根基

来到麦湖村园林苗圃基地,绿色和紫色的苗圃间插着向前慢慢铺开,绿色的是“满天星”、紫色的是“红继木”。苗圃种植能手老刘曾经也是贫困户,他说:“我们这片苗圃,三个月可以出一批苗,恒大园林公司负责收购,绝对保本增收。”

据悉,对口帮扶麦湖村后,农行瞄准当地的苗圃产业,充分发挥资源聚合优势,创新“农行信贷资金+农担公司保证担保+企业+产业基地+农户”模式,向本地企业新发园林绿化公司发放贷款400万元,用于建设园林苗圃基地。

新发园林每年为贫困户发放12万元红利;苗圃基地在村租赁闲置土地,20户贫困户受惠;吸收村50余人就业,其中贫困户10多人。

在此基础上,2019年初,农行又引进“恒大园林+产业基地+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实现销售渠道、收购价格、收购数量“三保障”,并按销售额一定比例支持村集体经济。

农行还安排帮扶资金50万元,支持村办企业发展苗圃种植,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同时安排10万元支持贫困户自发种植苗圃,村集体及贫困户合计增收约30万元。

苗圃基地项目解决了土地撂荒、贫困户就近就业等问题,被列入陆河县重点产业帮扶项目,在河口全镇推广,初步形成了带动效应。在农行广东分行的大力帮扶下,麦湖村苗圃基地首期18亩种植已完成,二期30余亩种植已完成土地平整等前期准备工作。

助增收 兜底帮扶用真情

站在一栋三层的新式小洋楼前,受益于危房改造的贫困户张金喜笑着说:“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原来,这些年在农行“以奖代补”政策的支持下,张金喜回村里潜心研究养牛和种树,收入逐年提高。

遇到资金不足的困难时,农行驻村工作队及时为他办理发放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2万元。更让他惊喜的是,农行广东分行还给他读大学的大女儿补贴了1万元生活费。

近年来,农行广东分行驻村工作队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面落实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教育补贴、住房安全等保障政策。在此基础上,还对贫困户给予额外大病补助,已投入10.2万元,帮扶8人;对7名贫困户子女就读本科额外给予教育人均补助1万元,并协调村两委组织村留守儿童夜间辅导班;对54户贫困家庭额外补助危房改造资金共28万元。

同时,驻村工作队多措并举提高贫困户自主脱贫、勤劳致富的意愿和能力,每年聘请专家老师授课,已培训200多人次。对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发展种养的85户有劳力贫困户落实“以奖代补”政策,累计发放资金135万元;累计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24笔、71.3万元。

换新装 欣欣向荣新气象

开展定点帮扶之初,麦湖村基础设施落后,没有路灯、垃圾到处散放,一座主桥已是危桥,村民和党员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

随着村主道绿化美化、铺设路灯、排污管道、修建垃圾分类池等项目逐一铺开,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讲起这几年来村里的变化,老吴如数家珍。“新建村委楼,近百万元的投资,全额由省农行捐建。”在四楼的党群服务中心,农行还帮着设立了党员会议室、阅览室,并捐赠党费15万元配备会议桌椅及设备。

站在二楼驻足而望,左边是一排新设的宣传栏,右边是新建的跨河桥。老吴指着对面树丛后隐现的一幢基建大楼说:“这是村里唯一的小学,农行出资10万元建设多媒体教室,完善了教育设施,今年又出资100万元,帮着规划主教学楼的重建,孩子们的读书环境更好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