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4月27日 > 总第441期 > B8 > 新闻内容
福建仙游联社“深耕”内核守初心 普惠金融大作为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仙游联社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战略方针,坚守普惠初心、深耕县域,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升级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优化普惠金融产品体系,通过错位竞争让普惠金融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应。

2019年6月,仙游联社在辖内启动“党建+金融助理”工程,并以此为依托,采取“定人定点定时”的方式,确保普惠金融工作实效。定人,即每位金融助理固定包片所在行政村,方便密切与群众联系;定点,即在固定办公场所办公(村部),方便群众及时对接;定时,即每周每村一次在特定时段驻村开展办公,方便群众安排时间。截至目前,选派的106名金融助理已相继挂牌上岗,基本实现了金融助理驻村工作全覆盖。

仙游联社理事长林德勇表示,该联社以“助力民众增收致富、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工作为定点抓手,以“整村授信”为循环抓手,以“党建+金融助理”为网格抓手,持续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同时按照“做土、做小、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简化小额贷款手续,创新担保方式,加快新产品、新平台的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小额、流动、分散”的农信特色普惠金融。截至2020年3月末,仙游联社各项贷款余额834784万元,比年初增加61716万元,增幅7.98% ,其中涉农贷款余额792851万元,比年初增加58700万元,增幅8%。

应势而为 优化普惠金融产品体系

榜头镇东宫村的杨某经营着一家农业养殖公司。今年眼看着就要迎来购买种猪的关键时期,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库存积压,资金未能及时回笼,无法及时复工复产的杨某忧心忡忡。

仙游联社的包片金融助理,在下乡开展客户信息建档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报告社领导,立即开通绿色渠道,运用支农再贷款政策,为其及时提供了500万元贷款,并实行4.55%的优惠利率,比普通商业贷款利率优惠了近50%,为农户、小微企业主大大减少了经营资金成本。

“以个性化的服务深挖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粘性。”林德勇表示,“疫情期间充分运用支农再贷款政策,降低贷款利率,让利存量客户,帮助农户、小微企业主渡难关。”据介绍,为适应利率市场化形势,进一步提升差别化利率定价能力,合理控制贷款利率定价水平,促进信贷业务发展,仙游联社先后制定并下发《关于部分小微类抵押贷款试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通知》《仙游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关于调整人民币贷款利率定价的通知》等文件,执行LPR利率定价,规范有关操作。

在信贷产品体系构建上,仙游联社积极探索创新产品,对存量到期的续贷客户给予办理利率更优惠、资金使用方式更方便灵活的“小微宝”“农e贷”等自助循环类贷款,采用“一次核定、余额控制、自助循环、周转使用”的贷款方式,客户可以自主灵活支配贷款资金的使用,按照实际用款金额及期限计算利息,在提高资金使用率的同时,降低贷款利息支出负担。

同时,该联社还积极创新担保方式,发掘存量客户潜力,充分利用仙游县被列为全国“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县的契机,创新推出“两权抵押”贷款,实行“银行+合作社+农户”的“自助式担保融资”模式;针对能够提供优质住宅类房产为抵押物的客户,创新推出“全额抵押”贷款,贷款额度最高为抵押物评估净值,期限最长达10年,自助循环与按揭还款结合,灵活又方便。

此外,仙游联社还着力加快新产品、新平台的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依托省联社新上线的移动信贷项目,客户经理通过掌上银行服务平台即可为客户提供开户、手机银行办理、建档采集以及贷款申请、合同签订、支用放款等一系列全流程服务,实现“客户最多跑一次或一次都不用跑”,大大提高了外拓营销的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同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在依托省联社科技研发力量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推进数字化精准营销系统、在线委托贷款系统等一系列新系统、新平台的上线,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

仙游联社秉承“做小不做大”“做实不做虚”“做土不做洋”“做内不做外”的信贷投放宗旨,进一步优化信货结构,加大支农支小工作力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截至2019年末,全辖农户贷款覆盖面达24.55%,贷款总客户数达7.79万户、户均贷款12.32万元,以29.21%的存款发放了全县银行业90%以上的涉农贷款以及10.93亿元民生类贷款和0.55亿元的生源地助学贷款。

四个方法 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做足“加法”,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做实“减法”,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做优“乘法”,扩大金融服务联动效应;做好“除法”,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林德勇表示,仙游联社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紧扣乡村振兴、绿色金融、脱贫攻坚、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等战略部署,举全社之力发展普惠金融,通过“四个方法”,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首先,编织普惠金融“服务网”,全面推进“村村通”工程,率先实现金融网点乡镇全覆盖、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二是盘活普惠金融“资金池”,坚持做小、做散、做特色,聚焦群众金融需求,推进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精准滴灌;三是紧跟普惠金融“航向标”,重点推动现代农业、林下经济、生态产品相关的绿色信贷投放,推进绿色经济发展。

在信贷服务上,仙游联社积极落实“降成本、优环境”的政策要求,推出减少费用成本、降低贷款利率、增加免费项目、优化续贷手续的“一减、一降、一免、一优”措施;整合优化信贷审批流程,综合运用无还本续贷等方式,缩短融资链条,实现小微企业资金运转“无缝对接”;建立微信申贷、贷款集中审查机制,并对小额授信及微信申贷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有力提高办贷效率。

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的主力军优势,选派素质过硬的金融助理深入到各行政村,开展结对帮扶、参与乡村治理、普及金融知识等活动,切实帮助广大群众了解金融业务和金融政策,着力解决农民群众、小微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推动驻村工作落到实处;在对接服务上实现规范化,通过开展深耕“五区”,落实“整村推进”和“网格覆盖”,主动挖掘和对接客户金融需求,实现以点带面,盘活全局。

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切实加强贷款“三查”,牢牢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支农支小定位,主动释放更多资金投向涉农、小微企业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理念灌输、考核引导、绩效激励、执行监督等方式,调动客户经理放贷积极性;开展合规文化建设,推进法治银行建设,加大日常风险排查,认真做好消费者。

科技赋能 升级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信息科技发展趋势,仙游联社牢固树立“科技兴社”的发展理念,着力补齐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短板,让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业务发展。

仙游联社通过深挖社内数据运用,开发客户的贷款需求,充分应用数据仓库、客户信息采集系统、客户评级系统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加强对客户结构和交易行为分析,“一户一策”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目前,该联社正在推进建设数字化精准营销系统,该系统可对20万元以下的小额信用贷款需求情况、违约情况与客户各项属性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建立客户贷款需求模型与评级模型,从现有客户中筛选出小额贷款需求客户与低风险客户,从而通过科技力量推动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同时,仙游联社主动对接政府社会化数据,通过第三方渠道引流,包括征信、工商、税务、人社、社区、水电、通讯、交通、公检法等信息对接,借鉴“政务大数据+”经验做法,应用大数据风控技术,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在业务运用上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目前,仙游联社正联合莆田农商银行共同开发依托“惠民宝APP”平台,并基于税务、公积金及社保等数据,结合借款人个人信用信息的授信模型,对接该联社“快e贷”产品,实现让客户从贷款申请、合同签订、用款及还款的自助全流程线上化,进一步拓宽贷款获客渠道入口,实现优质新增贷款客户的引流。

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上,仙游联社通过整合升级“福万通e站”,拓宽金融服务渠道,着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该联社在原小额支付便民点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整合,加快推进“福万通e站”升级改造工作,在实现小额存取款、缴费充值、转账汇款等基本功能的同时,增加网上代购代售、快递收发、便民健康、金融信息咨询等服务,着力构建立体化、广覆盖的便民服务网络,全面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此外,仙游联社还在全辖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客户信息建档为主、业务推广为辅的普惠金融整村推进活动,为广大客户提供“一揽子”民生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下沉服务重心,实现地方经济和自身业务发展的同频共振。

在强化服务同时,仙游联社着力增强内生动力。积极开展全员营销工作,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贷款管理责任人制度,严格执行贷款尽职免责规定,调动客户经理信贷投放积极性,做到应贷尽贷;采用地毯式营销,配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引导全员参与,反复筛选挖掘潜在客户,重新黏连流失客户,壮大客户基群。同时,通过全员营销模式的固化,提升全员营销技能,培养全员沟通交流技巧,为业务发展夯实基础。

林德勇理事长表示,下一步,仙游联社将永葆初心,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纵深扎根,坚持以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实体经济、支持民企发展为主线,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在每一步踏实的行进中,不断思考,努力探索,争取让普惠金融的根扎得更深,蔓延得更广,成长得更葳蕤。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