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郑源源
【农村金融时报】
目前,我国共有中小银行4000多家,资产总额约占整个银行体系的1/4,机构数量约占我国银行体系的99%。长期以来,中小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三农”、民营和小微企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障中小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我国金融行业乃至全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受疫情影响,中小银行因自身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使长年积累的问题日益凸显,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亦有上升。如何推动中小银行深化改革、防范化解风险,使其更好地纾困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已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近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小银行总体运行稳健,虽然不良资产略有上升,但风险可控,主要经营指标和监管指标都处在合理区间。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下个阶段中小银行的重点工作和改革方向,要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要聚焦主责主业,还要多渠道补充资本金。
优化股权结构 坚决打击股权乱象
温彬表示,中小银行可以通过上市、优化股权结构等方式完善公司治理。
根据以往金融行业整治乱象的情况反映,中小银行所暴露出来的,几乎都是内部风控机制失灵、公司治理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小银行股权管理混乱而埋下的巨大隐患。
业内人士认为,部分中小银行在股权关系上存在的问题多且繁杂,其中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违规操作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股权代持、不合规持股、股权不合规质押等违规甚或违法行为。
去年,银保监会曾对部分地方中小银行机构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展开现场检查。结果显示,很多机构均存在股东入股资金来源不合规、高管人员长期缺位、“两会一层”履职不规范、重大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等诸多问题。
周亮在发布会上也指出,股权混乱是中小银行长期存在的重大隐患。“银保监会在查处的违法违纪中小机构中,有些机构董事长的司机是大股东,甚至还有保姆也是某银行的大股东。”
对中小银行股权管理乱象,银保监会很早便予以重视。2017年底开始针对中小银行股权监管、资产质量、负债来源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出台了相关的监管规则。
以股权监管为例,2018年初银保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及其相应配套文件。2019年又出台《商业银行股权托管办法》及配套文件。
通过近两年的摸底、检查,去年开始,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已基本摸清了中小银行的风险情况,《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年)》披露8-10级和D级的高风险机构共有587家。这有助于监管部门从当下起,持续“一行一策”,有序推动存量风险化解。
此外,银保监会开展了股权集中托管,对股权质押、变更和增资行为严肃作出了规范,切实防范内部人或者一些大股东违法把银行金融机构当成“提款机”。
周亮表示,为优化股权结构,银保监会严格审核股东资质,强化对股东特别是实际控制人“穿透式”管理,规范股东行为,坚决依法清退有问题的股东,依法整治违规占用银行资金、非法获取银行股权、股权代持以及使用不正当手段操纵银行经营管理的行为。
聚焦主责主业
正视并夯实自身发展根基
近年来,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金融开放,银行保险机构的公司治理进一步规范。聚焦主责主业,回归本源,已经成为银行业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银保监会于今年年初发布了《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中小银行的定位提出明确要求:城市商业银行要建立审慎经营文化,合理确定经营半径,服务地方经济、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农村中小银行要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增强县域服务功能,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这意味着中小银行应该“做深、做精”,而不是盲目“做大、做全”。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中小银行很难做大而全的银行,必须要聚焦主责主业,探索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差异化路径,才是生存之本。
中央要求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以来,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推动中小银行深化改革、防范化解风险。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周亮重点强调中小银行要“聚焦主责主业”。
“坚决扭转中小银行偏离主业,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模式,回归本源,深耕本地、下沉服务,特别要强化社区和县域经济的服务。”周亮说。
温彬也认为,过去中小银行更多是做通道业务、影子银行,现在必须扭转思路,推动其回归主责主业。中小银行的客户定位一定要聚焦区域,聚焦“三农”、民营和小微企业,这是中小银行长期发展的根基。
多渠道补充资本
探索全新改革重组路径
近期,深圳农商银行发行25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永续债),用于补充该行其他一级资本。作为农商银行首单永续债,此次发行对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进一步拓宽资本补充渠道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资本补充能力不足、补充渠道狭窄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掣肘之一。
银行补充资本方式主要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渠道,内源性渠道主要是通过留存盈余转增资本金;外源性则包括上市、增资扩股、优先股、二级资本债等。
2019年以来,监管层逐渐加大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创新推出了永续债为银行补充资本。
进入2020年,银行永续债发行进入提速期,目前已有杭州银行、泸州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家城商行发行永续债。
温彬指出,通过多渠道的补充资本,包括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方式,进一步夯实中小银行的资本实力,既可以提高抗风险能力,也可以提高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据周亮介绍,银保监会为增强中小银行资本实力,通过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做实资产分类、加大拨备计提和利润留存,增强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通过发行普通股、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方式,拓宽银行补充资本渠道和方式。支持地方向部分高风险中小银行注入资金、可变现资产,或者通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注资的方式,为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我们也特别欢迎符合条件的、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和外资机构参与中小银行的改革重组。”周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