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4月13日 > 总第439期 > A5 > 新闻内容
农行红河州分行 开启服务地方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叶露

【农村金融时报】

日前,《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从农行云南红河州分行获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分行各项贷款余额达200.72亿元,在红河州四大商业银行中率先突破200亿元大关。其中,对公贷款余额114.54亿元,占57.06%;个人贷款余额86.18亿元,占42.94%。

近年来,农行红河州分行结合红河州战略发展规划、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五网”改造、民生工程建设、沿边进出口贸易等领域,为全州繁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做实“三农”服务

近年来,农行红河州分行积极服务县域、服务“三农”,在助力边疆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在支持高原特色农业方面,该分行紧紧围绕六大特色产业和“三张牌”打造,有力支持农村新型主体,助推全州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累计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2750户、投放贷款6.44亿元,投放涉农贷款700余亿元、余额121.35亿元。

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一方面,该分行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全国农行“三农产品创新基地”优势,创新推出“红河金穗惠农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乡村振兴贷”“金猕贷”等一批接地气、有市场的创新产品,累计投放贷款22.8亿元、余额11.2亿元。另一方面,该分行集聚全行老中青年骨干力量,开展“扶贫路·石榴籽计划”系列活动,加大对7个贫困县,特别是即将脱贫出列的4个深度贫困县及屏边县的帮扶力度。截至3月末,该分行投放扶贫贷款9.41亿元、余额57.23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3.16亿元,累计带动3.93万建档立卡人口增收或脱贫。

支持实体经济

在履行好服务“三农”的同时,农行红河州分行不断改进和创新服务模式,围绕州委、州政府“一个试点、三大平台”、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结合红河地区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为多个领域提供金融服务。其中,该分行与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等州内知名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截至3月末,该分行公路贷款余额11.35亿元、铁路贷款余额17.68亿元、水电贷款余额8.07亿元、电力贷款9.91亿元;承销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19个,金额24.7亿元。

从项目支持来看,该分行审批发放建水“一水两污”PPP项目8.5亿元、云鹏电站1.98亿、昆玉铁路项目7亿元、蒙河线铁路13亿元,审批蒙屏高速公路项目23亿元(已发放4.5亿元)、弥勒至蒙自高铁18.5亿元、弥勒至开远天然气项目2.3亿元等,为大型基建项目源源不断地注入金融活水。

搭建普惠体系

为帮助“三农”、小微客户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农行红河州分行主动对接省农担、州融资担保公司,构建密切合作关系,累计发放银担合作贷款156笔、2.76亿元。

同时,该分行创新推出“科创贷”“纳税E贷”等小微企业信贷产品,连续2年圆满实现普惠“两增两控”监管目标。

该分行依托覆盖全州13个县市的50个对外营业网点,向全州人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个人金融信贷服务;积极响应“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加快二手房业务推进,在全省农行第一家拉通“二手房资金托管”和“二手房前置审批”业务功能;率先建成红河州金融系统首个“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将办理时间缩短到2个工作日,极大提高了客户办贷效率,提升了客户满意度。截至3月末,该分行个人贷款余额86.18亿元,较年初增加4.57亿元。

农行红河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朱旭鹏表示,红河州分行将始终秉持“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使命,积极改善民生,鼎力支持地方经济,加快系统内绩优和州域领军银行的创建步伐,为全州稳定繁荣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积极贡献金融才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