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何晔 杨志鸿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广东省农信联社扎实推进“千行千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全省农商银行(农信社)1381个党支部与全省1381个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做好疫情防控、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以务实举措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坚守初心使命
广东农信坚守支农支小初心,用深入扎根农村、竭力服务“三农”,以“党建+金融”践行普惠金融,切实为群众提供便利优质的金融服务。
珠海农商银行香洲支行是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唯一一家金融机构,在其他银行陆续撤离时始终坚守初心,立足海岛服务渔民。香洲支行党支部与共建村签订“党建+金融”合作协议,帮助水产养殖户发展水产养殖公司,产值逐步达到4000万元。同时,针对海岛现金使用流通不便的特点,珠海农商银行打造了“鲜特汇”金融服务平台,推广云闪付,极大便利了海岛居民日常支付。
肇庆农商银行开展“红色信贷驻社区,普惠金融益万家”活动,在各个共建村设立“驻村信贷员/红色信贷员”金融服务点等,将红色基因注入普惠金融。
奋战疫情防控一线
全省农商银行(农信社)广大党员干部在防疫阻击战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助力共建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珠海农商银行横琴分行党支部火速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疫情防控一线,日夜值守盘查村口,做好疫情监测排查工作。高州农商银行平山支行党支部得知结对共建村确诊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后,不惧风险,驻点协助村委封村管理、进行拉网式排查。
佛山农商银行三水支行党支部向共建村捐赠了总价值47803.8元的防疫物资。台山农商银行各党支部到结对共建村走访慰问,及时送上抗疫物资,慰问金额共计62.6万元。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阳江农商银行第一党支部积极向共建村推广“扶贫解困贷”等抗疫信贷产品,并建立健全延后还款机制,对农户复工复产和春耕备耕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
信贷支持产业发展
全省农商银行(农信社)各党支部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积极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以支持产业发展为重点,分类施策精准推进,实现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主动压低信贷利率。东莞农商银行通过零息“创业贷”支持村民创业创富奔小康,总共投放“创业贷”5.56亿元。
另一方面,细化特定产业和人群,创新产品设计、精准对接推进。五华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农富卡贷宝”“妇女创业贷款”“党员创业贷款”等产品,大力支持创业项目;针对不同村的自然禀赋,推出促进特色产业“绿水青山”系列信贷产品,授信金额1亿余元。惠州农商银行推出“茶园贷”“蚝宝贷”“水产贷”“竹木加工贷”“兰花贷”等信贷产品,有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全省农商银行(农信社)共发放特定人群贷款近30亿元,重点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打造美丽乡村
全省农商银行(农信社)牢牢把握乡村振兴这一方向,在帮助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民致富的基础上,带动乡风文明、生态环境等全面振兴,展现新面貌。
广东农信系统成立了由省农信联社党委、各机构党委、党支部三个层级组成的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同时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征信专题宣传、送戏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惠州农商银行资助共建村党支部26万元,用于打造农家书屋和建设当地文化广场,为推进文化振兴提供基础保障。顺德农商银行定期为村民举办“金融大讲堂”、为长者送餐、义诊、义剪等活动。
此外,全省农商银行(农信社)各党支部协同当地政府、共建村谋划和实施村庄规划,改善人居环境卫生,打造美丽乡村,提高村庄宜居宜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