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3月02日 > 总第433期 > A1 > 新闻内容
金融扶贫绘就的中原“画卷”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见习记者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河南省脱贫攻坚工作重点逐步向巩固脱贫成效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转变。”谈到2020年收官之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河南省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回望2019年,河南省脱贫攻坚工作成绩斐然。

河南全省实现68.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169个贫困村退出,占年度计划的105.7%、116.9%;计划退出的14个贫困县如期实现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1%。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河南省金融系统在省银保监局领导下,积极投入并全力支持脱贫攻坚战,持续推进金融扶贫工作,有效发挥了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绘就了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中原“画卷”。

截至2019年末,河南全省发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1036.56亿元,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114.35万人次。

河南金融业如何做到的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河南金融业又将如何迎接挑战?

多措并举 狠抓政策落地

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份。新一轮建档立卡之初,全省有53个贫困县,其中国定贫困县38个、省定贫困县15个;有9237个贫困村、698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总量居全国第3位。

为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针在河南落地生根,切实把扶贫小额信贷送到千家万户,河南省从贫困户的实际诉求、银行业的社会责任、地方政府的职能发挥和扶贫政策的综合运用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建立扶贫小额信贷发放按乡(镇)分片包干责任制。目前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投放超过500亿元。在续贷政策落实上,河南辖内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省联社等主要金融扶贫机构均建立了无还本续贷机制和尽职免责机制。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为此,河南省金融系统把因地制宜支持产业发展作为金融扶贫的重要手段抓实,把精准到户作为金融扶贫的重要方向,对贫困户精准识别、应贷尽贷、应保尽保。

同时,着力抓好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紧紧围绕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定贫困县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县加强金融服务。截至2019年末,全省发放项目贷款227.75亿元,服务贫困人口462.34万人次;易地搬迁扶贫贷款29.9亿元,服务45.8万贫困人口;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16.5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0.74个百分点。

在扶贫贷款风险防范方面,通过建立扶贫小额信贷到期预警机制及逾期贷款监测机制,对贷款集中到期续贷和展期工作提早做好谋划和部署。

截至2019年末,全省扶贫小额信贷逾期率0.36%、不良率0.17%,风险整体可控。

为更好地引导金融服务下沉,抓好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河南各金融机构利用电子机具、流动服务等方式对全省4.5万个行政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在服务好贫困户的基础上,全省农信社、农商行扎根县域,依托“整村授信”方式“扫荡式”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

全力推广 金融扶贫“卢氏模式”

为破解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落地难题,河南省于2017年3月,在全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卢氏县启动实施了卢氏县金融扶贫试验区建设,探索形成了以“政银联动、风险共担、多方参与、合作共赢”为基本思路,以金融服务体系、信用评价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四大体系”为主要特点的金融扶贫“卢氏模式”,解决了金融扶贫政策落地难问题。

崔彩朋是杜关镇显众村大山顶组的贫困户,因病致贫,之前全家4口人生活非常困难。

2017年10月,崔彩朋凭个人良好信用获得卢氏县农商行提供的金融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和信念集团签订合作经营合同,到杜关镇产业扶贫基地承包了30号香菇大棚。信念公司免费提供大棚、技术指导、回收产品,按照合同约定每个大棚每年保底收入2万元,超出部分个人和公司五五分成。

到2018年4月份,崔彩朋承包经营的香菇大棚共采摘香菇近14000斤,实现纯收入21000多元。此后,她又承包了两个香菇大棚,年出菇3茬。这两年,两个棚每年实现纯收入8万多元,走上了致富之路。

“我觉得种植香菇劳动强度小、见效快,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产业。”崔彩朋这样说。

在卢氏县,很多像崔彩朋这样的贫困户,通过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走上脱贫之路。

依靠当地资源禀赋和龙头企业带动,卢氏县委县政府确定了“烟、菌、药、牧、果、菜”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发展产业,产业集聚初具规模。其中,所产食用菌品质优良,食用菌产业在全县特色农业产业中占首位,是当地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卢氏模式”有效破解了“两免一贴”(免抵押、免担保、政府贴息)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落地的各种障碍,实现了服务有平台、信用可评估、风险可把控,使金融机构敢放款、有收益,也让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

为助力打好金融扶贫硬仗,河南省瞄准贫困群众发展需求,在全省范围全力推广金融扶贫“卢氏模式”。目前,全省已建立152个县金融扶贫服务中心,2000余个乡金融服务站,4万多个村金融服务部,形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卢氏模式”金融服务网络。

农业保险 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农业保险可以通过转移和分散风险,使投保农户在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后及时得到经济补偿,以赔偿支付的方式保障农民收益,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政策工具和实现小康的重要抓手。

在河南息县,通过与中原农险公司合作开展“牵手中原 就业脱贫”项目,将保险功能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方式,在政策性保险、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等各个领域,为息县贫困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有保险需求的人群和产业提供全面保险保障。

该项目通过政府与保险、保险与贫困户牵手的扶贫新举措,扎实推进“保险+就业”保险扶贫模式,为贫困户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子。数据显示,2018—2019年度已签约8508人(助理协保员1914人、宣传员6594人),已支付劳务报酬金额1250余万元。

息县政府还将全县范围内所有农户种植的水稻、花生、大豆和小麦、油菜等秋冬作物全部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实现能保尽保、应保尽保,并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返贫、已脱贫享受政策、未脱贫)全部纳入人身意外保险范围。

与息县有所不同,封丘县的“一揽子”保险业务则是中原农险和封丘县人民政府合作,为贫困户和带贫新农主体从生产到生活及财产设施等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该项目在村级又将贫困人口吸纳为中原农险农业保险宣传员,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在风险保障的同时,提供了就业平台。

目前,该项目已为封丘县5.8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和带贫新农主体提供了近200亿元的风险保障,贫困农户脱贫过程中面临的生产、市场等一揽子风险和融资需求有了保险保障。2019年,封丘县如期脱贫摘帽。

河南省围绕贫困区域和贫困户保险需求,突出打好脱贫保、脱贫融资保、就业扶贫保和行业捐助等4张牌,截至目前,已为全省465.8万贫困人次提供意外和健康保险保障1.59万亿元,保险机构累计带动9万余贫困群众就业脱贫。

河南省银保监局负责人表示,2020年河南省银保监局将积极适应脱贫攻坚的新形势新要求,会同省扶贫办、省金融局等部门,建立完善涵盖所有贫困户的农户大数据信息库,以科技赋能金融扶贫,破除县域农户信息孤岛,着力解决银行与农户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减少银行机构放贷成本及农户用贷成本;还要做好贫困户脱贫后的金融配套服务;同时,探索“保险+银行”巩固脱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思路,为做好下一阶段的“三农”工作夯实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